君不见淮阴没齿作饿者,何由血溅钟室下。
君不见上蔡仓鼠感得时,转眼空怀黄犬思。
贫贱多求富且贵,富贵常如朝露危。
勋业纵然堪盖世,何如空山采紫芝。
自寻世外赤松子,安顾人间白眼儿。
渭滨晚达桐江隐,鹰扬遗烈亦泯泯。
君不见淮阴没齿作饿者,何由血溅钟室下。
君不见上蔡仓鼠感得时,转眼空怀黄犬思。
贫贱多求富且贵,富贵常如朝露危。
勋业纵然堪盖世,何如空山采紫芝。
自寻世外赤松子,安顾人间白眼儿。
渭滨晚达桐江隐,鹰扬遗烈亦泯泯。
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的无常与命运的不可测。首句“君不见淮阴没齿作饿者,何由血溅钟室下。”通过历史人物淮阴侯的故事,表达了贫贱之人的命运多舛,即使有英雄之才,也可能终其一生困顿于贫困之中,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接着,“君不见上蔡仓鼠感得时,转眼空怀黄犬思。”以仓鼠和黄犬为喻,说明机遇稍纵即逝,即使在短暂的时机中有所作为,也可能会因时过境迁而徒留遗憾。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遭遇,强调了命运的捉弄和机遇的重要性。
“贫贱多求富且贵,富贵常如朝露危。”进一步阐述了人生追求的矛盾与艰难。贫贱之人渴望富贵,但富贵又如同清晨的露水,易逝且脆弱,暗示了富贵背后的危机与不稳定性。
“勋业纵然堪盖世,何如空山采紫芝。”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反思,指出真正的幸福或许不在世俗的成就中,而是在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之中。紫芝象征着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与前文的功业形成鲜明对比。
“自寻世外赤松子,安顾人间白眼儿。”鼓励人们追求超越世俗的生活态度,不必在意那些以白眼相待的世俗眼光,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最后,“渭滨晚达桐江隐,鹰扬遗烈亦泯泯。”以姜尚晚年的成功和严光的隐居为例,说明人生道路多样,无论是晚达还是早隐,都有其价值所在。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回顾与反思,指出英雄的壮举虽能留下辉煌,但最终也会归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生活现象的描绘,深刻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命运的无常以及追求的价值,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渤海城中台百尺,卧佛佛牙纪幽迹。
丽谯前耸古郡名,滮池半带沧波色。
东望茅焦有隐居,西临千木旧精庐。
省郎起家地官氏,藏寄台中万卷书。
台边翠柏手所种,槐阴满庭护云栱。
花开红杏席茵游,荫借苍藤张幕拥。
我行住岳泰岱中,观涛亦过溟渤东。
辟疆名园更栽竹,拄杖将寻张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