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卧佛台歌为张计部君简赋》
《卧佛台歌为张计部君简赋》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古风

渤海城中台百尺,卧佛佛牙纪幽迹。

丽谯前耸古郡名,滮池半带沧波色。

东望茅焦有隐居,西临千木旧精庐。

省郎起家地官氏,藏寄台中万卷书。

台边翠柏手所种,槐阴满庭护云栱。

花开红杏席茵游,荫借苍藤张幕拥。

我行住岳泰岱中,观涛亦过溟渤东。

辟疆名园更栽竹,拄杖将寻张长公。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卧佛台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展现了其作为文化圣地的独特魅力。开篇以“渤海城中台百尺”起笔,形象地勾勒出卧佛台的高耸壮观,接着“卧佛佛牙纪幽迹”点明此处的历史意义,佛牙作为纪念物,增添了神秘与庄严的氛围。随后,“丽谯前耸古郡名,滮池半带沧波色”两句,通过描绘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古老,进一步渲染了卧佛台的自然与人文之美。

“东望茅焦有隐居,西临千木旧精庐”则通过隐士的居住地,暗示了卧佛台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向往之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着,“省郎起家地官氏,藏寄台中万卷书”揭示了卧佛台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胜地,更是知识与智慧的宝库,体现了其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地位。

“台边翠柏手所种,槐阴满庭护云栱”描绘了卧佛台内植物的繁茂与建筑的宏伟,翠柏与槐树的生长,不仅美化了环境,也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繁荣。而“花开红杏席茵游,荫借苍藤张幕拥”则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卧佛台四季变换的美景,以及人们在此游玩的欢乐景象。

最后,“我行住岳泰岱中,观涛亦过溟渤东。辟疆名园更栽竹,拄杖将寻张长公”表达了诗人对卧佛台的向往与探索之心,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代文人如张长公等人的敬仰之情,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传承。

整首诗以卧佛台为中心,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人文情感等多个层面,展现了卧佛台作为一处文化与自然交融之地的独特魅力,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雨作抵暮复晴五首·其三

雨痕拂水有如无,雨点飞空密复疏。

白鹭窥鱼浑欲下,被风吹起不由渠。

(0)

明发西馆晨炊蔼冈四首·其一

盘蔬盂饭趁朝饥,争指枯肠作地基。

不觉南山新笋蕨,搀先占却未多时。

(0)

芗林五十咏·其九山斋

老子斋中宿,同来无一人。

若非明月客,谁伴白云身。

(0)

江上松径

一日江行百折中,回头犹见夜来峰。

好山十里都如画,更与横排一径松。

(0)

同君俞季永步至普济寺晚泛西湖以归得四绝句·其三

西湖虽老为人容,不必花时十里红。

卷取郭熙真水墨,枯荷折苇小霜风。

(0)

归云三首·其三

坐看山头托宿云,一云才动万云奔。

霍然散作千村雾,远处昏来近处昏。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