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宝刻,凤羽虬鳞,护经香球璧。
祧唐绵宋,凭证取、嘉祐开成沿革。
残珉潜曜,几胝沫、先朝耆硕。
问等閒、丰剑荆弓,尚带沧桑颜色。
前尘雁影斋空,忆酒畔春镫,醉启瑶笈。
云烟叹逝,输邺架、百衲天教成集。
晨星传本,只一二、遗珠难觅。
卜胜缘、珊网终收,更许十经题室。
成都宝刻,凤羽虬鳞,护经香球璧。
祧唐绵宋,凭证取、嘉祐开成沿革。
残珉潜曜,几胝沫、先朝耆硕。
问等閒、丰剑荆弓,尚带沧桑颜色。
前尘雁影斋空,忆酒畔春镫,醉启瑶笈。
云烟叹逝,输邺架、百衲天教成集。
晨星传本,只一二、遗珠难觅。
卜胜缘、珊网终收,更许十经题室。
此诗《瑶华》由清末近现代初的夏孙桐所作,旨在为刘健之收藏的蜀石经集锦祝寿。蜀石经,乃古代珍贵文献,其历史脉络从唐代延续至宋代,见证了文化的传承与变迁。诗中以“成都宝刻,凤羽虬鳞”开篇,描绘了蜀石经的精美与庄严,如同凤凰的羽毛与龙的鳞片般珍贵。
接下来,“祧唐绵宋”四字,点明了蜀石经跨越了唐宋两代的历史,是连接古代文化的重要纽带。“凭证取、嘉祐开成沿革”,则强调了蜀石经作为历史见证的价值,其内容可追溯至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
“残珉潜曜,几胝沫、先朝耆硕”一句,通过“残珉”(残破的碑石)和“耆硕”(年高德劭之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和先贤智慧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问等閒、丰剑荆弓,尚带沧桑颜色”则将蜀石经与古代兵器并提,寓意着这些文献虽历经岁月,但依然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如同古代的剑与弓一样,见证了时代的风云变幻。
“前尘雁影斋空,忆酒畔春镫,醉启瑶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仿佛在空荡的书斋中,回忆起与友人共饮美酒、探讨学问的时光,开启珍藏的书籍,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之中。
“云烟叹逝,输邺架、百衲天教成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古代学者辛勤编纂文献的敬佩,比喻为“百衲天教成集”,即如百衲衣般,由无数碎片汇聚而成,象征着知识的积累与传承。
“晨星传本,只一二、遗珠难觅”则感叹于古籍的稀少与珍贵,即使在众多学者中,也难以找到完整的版本,凸显了蜀石经集的难得与重要性。
最后,“卜胜缘、珊网终收,更许十经题室”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能够收集更多的古籍,建立一个容纳十部经典的大书房,象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以蜀石经为主题,不仅赞美了其历史价值与文化意义,也寄托了对知识传承与未来学术发展的美好愿景。夏孙桐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巧妙地将历史、文化、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与高度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