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钱户部世恩》
《答钱户部世恩》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村东去问前津,自折梅花欲赠人。

别恨却寻何处在,寄声翻笑向来频。

鱼龙漫拟秋为夜,草木先知地有春。

莫向尊前论出处,綵衣公亦赐归臣。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答钱户部世恩》。邵宝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人生处世的深刻思考。

首联“梅村东去问前津,自折梅花欲赠人。”开篇即以梅村这一意象引入,梅树东行,诗人折取梅花,欲赠予他人,既展现了送别的场景,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颔联“别恨却寻何处在,寄声翻笑向来频。”则深入探讨了离别之痛。别后的思念无处可寻,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情感,而这些寄语反而引发了对方的笑声,暗示了离别虽痛苦,但回忆中的温馨与幽默也能带来慰藉。

颈联“鱼龙漫拟秋为夜,草木先知地有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鱼龙在秋天的夜晚游动,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无常;而草木在冬天之后依然能感知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生机不灭。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自然循环的感慨。

尾联“莫向尊前论出处,彩衣公亦赐归臣。”则是对友人仕途与归隐的思考。劝诫友人不要在酒宴上谈及功名利禄,因为即使是高官如“彩衣公”,最终也难逃归隐的命运。这句诗体现了邵宝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梅、鱼龙、草木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了离别、回忆、人生哲理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游南山晚归二首·其一

乐事惬幽讨,闲情便旧游。

梳风修竹晚,挂日老枫秋。

一饱桑门饭,百忘尘世忧。

萧条茅屋下,可以纵冥搜。

(0)

陶潜咏

五个门前柳,千年身后名。

挂冠真避俗,自祭颇忘情。

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

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

(0)

送别姚令声删定还诸暨

昔嗟九载一相见,伊我与君俱赋诗。

只今又话十年别,襆被可辞同宿期。

相欢美酒如倾水,我歌日暮惊风起。

惜君抑塞抱奇才,拳局骅骝垂两耳。

汉朝公卿忌贾生,世路古已悲难行。

如君不入中兴用,脱帽置酒来耦耕。

君马欲东还语别,细雨黄花正愁绝。

一尊不更苦留君,后日空嗟共明月。

(0)

赠青城道人

道人来自青城巅,飘飘逸气凌云烟。

青鞋布袜久游世,踏尽海宇名山川。

琴心三叠得妙旨,华顶一路通幽禅。

自言早岁拾瑶草,往往鹤上逢真仙。

惜哉食服只半剂,犹与人世相周旋。

曾期汗漫九垓外,决去已复挥骡鞭。

伊予此生一念误,遂堕尘网嗟拘挛。

镜中华发已疏索,肘后丹经犹弃捐。

三山银阙眇何许,怅望碧海波翻天。

因君告我独往意,伎痒竦踊心茫然。

莫言得道两尘隔,蓬岛只在拄杖前。

定知后会君刮眼,看我玉练还颓年。

(0)

偈颂一百六十九首·其一七○

白首儒生困路歧,残杯冷炙饱还饥。

一朝得意春风里,便把驴儿作马骑。

(0)

渔父用儿甥韵

绿蓑青箬一身轻,卧看行云舟自横。

米贱鱼肥美无度,不知东海正掀鲸。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