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村东去问前津,自折梅花欲赠人。
别恨却寻何处在,寄声翻笑向来频。
鱼龙漫拟秋为夜,草木先知地有春。
莫向尊前论出处,綵衣公亦赐归臣。
梅村东去问前津,自折梅花欲赠人。
别恨却寻何处在,寄声翻笑向来频。
鱼龙漫拟秋为夜,草木先知地有春。
莫向尊前论出处,綵衣公亦赐归臣。
这首诗是明代邵宝所作的《答钱户部世恩》。邵宝以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哲思,描绘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人生处世的深刻思考。
首联“梅村东去问前津,自折梅花欲赠人。”开篇即以梅村这一意象引入,梅树东行,诗人折取梅花,欲赠予他人,既展现了送别的场景,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不舍。
颔联“别恨却寻何处在,寄声翻笑向来频。”则深入探讨了离别之痛。别后的思念无处可寻,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情感,而这些寄语反而引发了对方的笑声,暗示了离别虽痛苦,但回忆中的温馨与幽默也能带来慰藉。
颈联“鱼龙漫拟秋为夜,草木先知地有春。”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鱼龙在秋天的夜晚游动,象征着生命的流转与无常;而草木在冬天之后依然能感知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希望与生机不灭。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生命坚韧与自然循环的感慨。
尾联“莫向尊前论出处,彩衣公亦赐归臣。”则是对友人仕途与归隐的思考。劝诫友人不要在酒宴上谈及功名利禄,因为即使是高官如“彩衣公”,最终也难逃归隐的命运。这句诗体现了邵宝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以及对朋友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梅、鱼龙、草木等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了离别、回忆、人生哲理等多重主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五个门前柳,千年身后名。
挂冠真避俗,自祭颇忘情。
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
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
昔嗟九载一相见,伊我与君俱赋诗。
只今又话十年别,襆被可辞同宿期。
相欢美酒如倾水,我歌日暮惊风起。
惜君抑塞抱奇才,拳局骅骝垂两耳。
汉朝公卿忌贾生,世路古已悲难行。
如君不入中兴用,脱帽置酒来耦耕。
君马欲东还语别,细雨黄花正愁绝。
一尊不更苦留君,后日空嗟共明月。
道人来自青城巅,飘飘逸气凌云烟。
青鞋布袜久游世,踏尽海宇名山川。
琴心三叠得妙旨,华顶一路通幽禅。
自言早岁拾瑶草,往往鹤上逢真仙。
惜哉食服只半剂,犹与人世相周旋。
曾期汗漫九垓外,决去已复挥骡鞭。
伊予此生一念误,遂堕尘网嗟拘挛。
镜中华发已疏索,肘后丹经犹弃捐。
三山银阙眇何许,怅望碧海波翻天。
因君告我独往意,伎痒竦踊心茫然。
莫言得道两尘隔,蓬岛只在拄杖前。
定知后会君刮眼,看我玉练还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