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湘东夜宿》
《湘东夜宿》全文
明 / 邵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到处春禽弄碧杨,山行三月杂暄凉。

宜春台上吴关远,萍实桥西楚路长。

使节乘风朝渡水,客楼听雨夜焚香。

宪臣自识均劳义,不向长沙吊洛阳。

(0)
鉴赏

这首《湘东夜宿》由明代诗人邵宝所作,描绘了湘东夜宿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哲理。

首句“到处春禽弄碧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生机勃勃的画面:鸟儿在碧绿的杨柳间欢快地鸣叫,春天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接着,“山行三月杂暄凉”一句,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四季变换的山行之中。三月的山中,既有温暖的阳光,也有凉爽的微风,这种交替的气候变化,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也是对人生经历中喜怒哀乐、冷暖交织的隐喻。

“宜春台上吴关远,萍实桥西楚路长”两句,通过地点的转换,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宜春台上的景色与遥远的吴关形成对比,而萍实桥西侧的楚路则显得更加辽阔。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空间的广阔,更蕴含了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探索精神。

“使节乘风朝渡水,客楼听雨夜焚香”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景。使节乘风过水,客楼中听雨焚香,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最后,“宪臣自识均劳义,不向长沙吊洛阳”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与人生的深刻思考。宪臣(即官员)自知其职责所在,为国家与人民付出辛劳,但并不因此而陷入功利与名利的漩涡。诗人以长沙和洛阳作为象征,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反思,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越个人得失、关注社会与国家的高尚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旅途经历以及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与道德的追求。

作者介绍

邵宝
朝代:明

邵宝(1460-1527)字国宝,号二泉,江苏无锡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历为江西提学副使,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庄。文典重和雅,诗清和淡薄。著有《简端二馀》《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猜你喜欢

病起登叠嶂楼

病来久不上层台,窗有蜘蛛径有苔。

多少山茶梅子树,未开齐待主人来。

(0)

斋中列酒数壶皆齐安村醪也今旦亦强饮数杯戏成呈邠老昆仲二首·其二

放逐江边长苦饮,壶浆尚敢较醇醨。

中都光禄多新酿,不解随人得一卮。

(0)

徐园閒步二首·其二

动地春风晚未休,吹花折柳却成愁。

尘埃不用频车马,独卧氍毹正拥裘。

(0)

夏日七首·其四

千蛙鸣噪污池水,万蚁奔驰一腐虫。

得丧世间能几许,冥冥高处有飞鸿。

(0)

绝句九首·其四

千林黄叶总飞霜,寂历疏梅未肯妆。

谁信轮囷卧山木,心知九地有微阳。

(0)

春日怀淮阳六首·其五

莽莽郊原带古丘,渐渐陇麦散羊牛。

杏花杨柳春浓处,一片青帘慰客愁。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