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归旧隐》
《送僧归旧隐》全文
宋 / 周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

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

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

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ēngguījiùyǐn
sòng / zhōu

yánguīhòuzhīzàishānbiān

shāmàolínguàntóngpíngbàngshuǐchán

zhòuxiánsōngchūnjìncǎotángyān

xiāngpāoshèchénzhúshìyuán

翻译
他自言说归隐后,只愿守在故乡山边。
戴着纱帽在溪边洗手,铜瓶傍着流水静坐参禅。
白天悠闲听松塔淋雨声,春天结束草堂笼罩着袅袅炊烟。
为何要抛弃我,随世俗沉浮如同浮萍。
注释
自言:自己说。
归去:归隐。
故山:故乡的山。
纱帽:古代官员的头巾。
盥:洗手。
铜瓶:铜制的水壶或瓶子。
禅:佛教中的静思冥想。
昼闲:白天闲暇。
松塔:松树的塔状结构,指松林。
春尽:春天结束。
草堂:简朴的草屋,此处指诗人居所。
何故:为何。
抛舍:抛弃。
沉浮:沉沦或上升,比喻人生的起落。
世缘:人世间的缘分,指世俗的牵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弼所作的《送僧归旧隐》,描绘了僧人归隐山林的生活场景。首句“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表达了僧人对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决心。接下来的“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细致描绘了僧人在溪边洗涤纱帽,静心打坐的禅意生活,展现了其与山水的和谐共处。

“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进一步描绘了僧人的日常生活,白天在松塔下聆听雨声,春天过去时,草堂周围缭绕着淡淡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氛围。最后两句“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则流露出诗人对僧人选择远离尘世的疑问,暗示了僧人对红尘俗世的超脱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的隐居生活,既有对僧人生活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方式的思考和感慨。

作者介绍

周弼
朝代:宋

周弼(一一九四--一二五五),字伯弜,(又作伯弼,正卿),汝阳(今河南汝南)人,祖籍汶阳(今山东汶上)。周文璞之子。与李龏同庚同里。诗书画皆工,尤擅画墨竹。宁宗嘉定间进士(《江湖后集》卷一小传)。曾任江夏令。十七年(1224)即解官(本集卷二《甲申解官归故居有以书相问者》)。以后仍漫游东南各地,是否复官不详。卒于理宗宝佑三年(1255)。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六十九

斗大梧桐树,当檐引晚风。

半留山月到,更与野禽通。

子落知秋老,枝疏惜岁穷。

衰荣看欲尽,独立意谁同。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五

目前谁是客,梦里悟多身。

莫辨客中主,宁知身外人。

西风飘一叶,万木敛三春。

启我惟秋色,优游林下真。

(0)

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其二

何曾吾道拙,带病事深耕。

辛苦酬先泽,绸缪淡俗情。

千溪停鹤梦,一枕入蝉声。

金井桥边水,秋来彻底清。

(0)

何事二首·其二

何事独愁绪,劳劳空自知。

势穷那可已,心苦欲谁为。

学道翻成累,投閒已恨迟。

坐看山月上,遮莫夜猿悲。

(0)

病二首·其一

此身原可厌,况复病相因。

出入难如意,辛勤徒累人。

形从衣里怯,山向窗中新。

情境何曾定,低头祇自亲。

(0)

秋雨

积雨沉秋汉,寒云没太清。

长林迷去路,栖鸟暗闻声。

天地何曾别,江山此一更。

坐观烟暝阔,徒有古今情。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