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五》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五》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目前谁是客,梦里悟多身。

莫辨客中主,宁知身外人。

西风飘一叶,万木敛三春。

启我惟秋色,优游林下真。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宇宙的深刻思考。首句“目前谁是客”,直接提出了一个关于身份和存在状态的哲学问题,引发读者对自我认知的反思。接下来,“梦里悟多身”则暗示了在梦境中对多重身份或存在的领悟,进一步深化了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探讨。

“莫辨客中主,宁知身外人”两句,通过对比“客”与“主”、“身”与“人”的关系,表达了对身份界限的模糊性和复杂性的理解,以及对他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这种对身份和关系的探索,体现了诗人对人类社会和个体存在的深刻思考。

“西风飘一叶,万木敛三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西风吹落一片树叶,千树万木在秋风中收敛了生机,呈现出一种静谧而肃穆的美。这一景象不仅为前文的哲理思考提供了具象化的背景,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轮回,以及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和谐与对立。

“启我惟秋色,优游林下真”则是对前文思考的总结与升华。诗人从自然界的秋色中找到了真理,表达了在宁静的林下,通过观察和体验自然,能够获得心灵的平静与智慧的启示。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在自然中寻找真理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岐亭五首,并叙·其四

酸酒如韭汤,甜酒如蜜汁。

三年黄州城,饮酒但饮湿。

我如更拣择,一醉岂易得。

几思压茅柴,禁网日夜急。

西邻椎瓮盎,醉倒猪与鸭。

君家大如掌,破屋无遮羃。

何从得此酒,冷面妒君赤。

定应好事人,千石供李白。

为君三日醉,蓬发不暇帻。

夜深欲踰垣,卧想春瓮泣。

君奴亦笑我,鬓齿行秃缺。

三年已四至,岁岁遭恶客。

人生几两屐,莫厌频来集。

(0)

与王郎昆仲及儿子迈,绕城观荷花,登岘山亭,晚入飞英寺,分韵得「月明星稀」四字·其四

吏民怜我懒,斗讼日已稀。

能为无事饮,可作不夜归。

复寻飞英游,尽此量寸晖。

撞钟履声集,颠倒云山衣。

我来无时节,杖屦自推扉。

莫作使君看,外似中已非。

(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其五竹坞

晚节先生道转孤,岁寒惟有竹相娱。

粗才杜牧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0)

过永乐文长老已卒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

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

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

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0)

将之湖州戏赠莘老

馀杭自是山水窟,仄闻吴兴更清绝。

湖中橘林新著霜,溪上苕花正浮雪。

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

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亦知谢公到郡久,应怪杜牧寻春迟。

鬓丝只可对禅榻,湖亭不用张水嬉。

(0)

董主簿正道壁间作水墨老梅一枝宿鹊缩脰合半眼栖焉

斜枝饱风雪,疏花淡冰玉。

一鹊忍清寒,居然伴幽独。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