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其二》
《慰栖贤石长老病二首·其二》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何曾吾道拙,带病事深耕。

辛苦酬先泽,绸缪淡俗情。

千溪停鹤梦,一枕入蝉声。

金井桥边水,秋来彻底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自然的亲近。首句“何曾吾道拙”,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道路的自信与坚持,即使身体抱恙,仍不改其志,继续耕耘于心灵与精神的田地。接着,“带病事深耕”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执着。

“辛苦酬先泽,绸缪淡俗情。”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祖先恩德的感激以及对世俗情感的淡泊。他通过辛勤的努力来回报家族的恩惠,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淡然的心,不被世俗的纷扰所动。

“千溪停鹤梦,一枕入蝉声。”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宁静祥和的自然景象。千条溪流中鹤群悠然自得,仿佛进入了梦境般的宁静;而诗人在枕上听到了蝉鸣,这蝉声似乎也融入了他的梦境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最后,“金井桥边水,秋来彻底清。”这两句点明了地点与季节,金井桥边的流水在秋天到来时变得更加清澈。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它不仅是一首对病中僧侣生活状态的描绘,更是一种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的赞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衡王府

赐履因齐国,分枝自宪宗。

能言皆诏予,广斥尽疏封。

地号东秦古,王称叔父恭。

穿池通海气,起榭出林容。

岳里生秋草,牛山见夕烽。

蛇游宫内道,鸟啄殿前松。

失国非奔莒,亡王不住共。

雍门今有叹,流涕一相逢。

(0)

太平

天门采石尚嶙峋,一代兴亡此地亲。

云拥白龙来戍垒,日随青盖落江津。

常王戈甲先登阵,花将须眉骂贼身。

犹是南京股肱郡,凭高怀往独伤神。

(0)

郝将军太极滇人也天启中守沾益余于叙功疏识其姓名今为医客于吴之上津桥言及旧事感而有赠

曾提一旅制黔中,水蔺诸酋指顾空。

入楚廉颇犹未老,过秦扁鹊更能工。

风高剑气蛉川外,水沸茶声鹤涧东。

桥畔相逢不相识,漫将方技试英雄。

(0)

金陵杂诗·其四

正?虚椒寝,苍生望母仪。国风思窈窕,小雅梦熊罴。

中使频传敕,台臣早进规。

愿闻姜后戒,仍及会朝时。

(0)

恭谒泰陵礼成转旆易州卜征燕豫景澄西颢风爽金舆载览登秋兴言裁什

展礼谒二陵,启途巡九洛。

前辰雨洒道,兹时潦归壑。

风寒冷斯未,地湿尘不作。

行行度燕墟,召泽想何若。

樊馆及高城,传闻疑信错。

太行之左麓,高原秋有穫。

是用慰予心,予岂有他乐。

(0)

即事四首·其二

勤政孜孜敢即安,封章隔日计程看。

今朝海子离城近,引见宣传两部官。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