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礼谒二陵,启途巡九洛。
前辰雨洒道,兹时潦归壑。
风寒冷斯未,地湿尘不作。
行行度燕墟,召泽想何若。
樊馆及高城,传闻疑信错。
太行之左麓,高原秋有穫。
是用慰予心,予岂有他乐。
展礼谒二陵,启途巡九洛。
前辰雨洒道,兹时潦归壑。
风寒冷斯未,地湿尘不作。
行行度燕墟,召泽想何若。
樊馆及高城,传闻疑信错。
太行之左麓,高原秋有穫。
是用慰予心,予岂有他乐。
此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秋季巡视燕豫之地的行程与心境。首句“展礼谒二陵,启途巡九洛”点明了皇帝的行程,即前往祭拜陵墓并巡视各地。接着,“前辰雨洒道,兹时潦归壑”描述了途中雨后的景象,道路被雨水洗净,积水归于低洼处,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风寒冷斯未,地湿尘不作”进一步描绘了天气的凉爽与地面的湿润,暗示了秋季特有的气候特点。接下来,“行行度燕墟,召泽想何若”则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景色的思考与感慨,燕墟的景象引发了他的遐想。
“樊馆及高城,传闻疑信错”这一句可能涉及了途中的某个地点或事件,通过“传闻疑信错”的表述,展现了信息传递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太行之左麓,高原秋有穫”将视线转向太行山的左侧,描绘了秋天丰收的高原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收获的喜悦。
最后,“是用慰予心,予岂有他乐”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与快乐,认为这样的巡视之旅本身就是最大的乐趣与安慰。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乾隆皇帝秋季巡视的行程与所见所感,展现了皇家出行的宏大场面与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安定、人民富足的欣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