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过前溪,垂杨树树低。
绿窗人不语,惟有晓莺啼。
春雨过前溪,垂杨树树低。
绿窗人不语,惟有晓莺啼。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雨后清晨的景色。"春雨过前溪",简洁地勾勒出一场春雨悄然润湿了小溪的情景,营造出清新湿润的氛围。"垂杨树树低"进一步描绘了雨后的景象,垂杨因沾湿而显得枝条低垂,富有动态感。
进入室内,"绿窗人不语",诗人通过"绿窗"这一意象,暗示了闺中女子的居所,她静静地坐在窗边,没有言语,可能在默默感受着窗外的春色,或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这种静谧与室外的生机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韵味。
最后,"惟有晓莺啼"以动衬静,只有远处传来的莺鸟鸣叫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也暗示了春天的活力和生机。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细腻描绘春日清晨景象,以及人物内心情感的绝句,展现了诗人章士雅对自然美的敏感捕捉和对生活细节的深入观察。
楼高夜独吟,鉴古复筹今。
不竞当知命,无瑕在养心。
人声钟后绝,天影水中深。
风槛微凉处,时时一正襟。
已雪又复雨,天寒行路难。
船中寒尚可,未若堰头寒。
已雨又欲雪,泥深行路迷。
岸边泥尚可,未若堰头泥。
官船买船逾十丈,终日牵攀仅能上。
小船不阔五尺者,大船塞之不容下。
堰夫惯见甘途污,轴胶缆断相号呼。
得钱赡家计未愚,不惜身如牛与猪。
人生劣可足衣食,何必来此堰头立。
昔闻老莱子,希年奉慈亲。
佯作小儿啼,斓斑綵衣身。
事有异天壤,予生何不辰。
三岁丧吾父,万里南海滨。
先君四难弟,今皆为古人。
五房伯仲十,独予登七旬。
道路谩奔走,灯火徒苦辛。
此诗比蓼莪,一吟一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