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
《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全文
清 / 郑献甫   形式: 古风

禅堂秘秋光,佛火炯深雾。

幽梵出山来,叶落不知数。

鱼声亦自间,惊鹊穿林去。

卷帘踏秋水,月上娑罗树。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献甫的《秋夜宿慈度寺听梵作(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秋夜山寺景象。首句“禅堂秘秋光”展现了禅堂内深藏不露的秋日光芒,暗示了寺庙的宁静与超然。次句“佛火炯深雾”则以佛灯的明亮穿透了缭绕的雾气,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

“幽梵出山来”进一步强调了梵音从山中传来,悠扬深远,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接下来,“叶落不知数”通过落叶的无声飘落,隐喻时间的流逝和禅定中的忘我境界。鱼儿在水中游动,偶尔发出声响,与“鱼声亦自间”相映成趣,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惊鹊穿林去”描绘了夜色中飞鸟受惊的情景,使得画面更加鲜活,动静结合。最后两句“卷帘踏秋水,月上娑罗树”,诗人卷起窗帘,步入清凉的秋水之中,抬头看见月光照亮了婆娑的树木,整个画面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寺庙的寂静与禅意,通过自然景象和动态元素的巧妙融合,传达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深深感悟。

作者介绍

郑献甫
朝代:清   字:小谷   籍贯:广西象州   生辰:1801—1872

道光十五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乞养亲辞官,不复出,自号识字耕田夫。同治间主讲广州、桂林各书院。博览强记,尤熟诸史。为文章直抒胸臆,识见甚卓。有《愚一录》、《补学轩诗文集》等
猜你喜欢

踏莎行

骂女嗔男,呼奴喝爪。新来司户多心躁。

家中幸自好熙熙,眉儿皱著乾烦恼。

饱喜饥嗔,多愁早老。古人言语分明道。

剩须将息少孜煎,人生万事何时了。

(0)

黄河清

晴景初升风细细。云收天淡如洗。

望外凤凰双阙,葱葱佳气。

朝罢香烟满袖,近臣报、天颜有喜。

夜来连得封章,奏大河、彻底清泚。

君王寿与天齐,馨香动上穹,频降嘉瑞。

大晟奏功,六乐初调清徵。

合殿春风乍转,万花覆、千官尽醉。

内家传敕,重开宴、未央宫里。

(0)

客梦

人生总总汩浮荣,勘破令人厌宦情。

竹屋无时劳结梦,秫田何日遂归耕。

雨侵药灶莓苔长,秋透书台笔砚清。

渐老鬓毛犹未雪,此身犹及见升平。

(0)

奉和御制玉清昭应宫玉皇大殿告成

三圣重熙鸿业茂,百灵申锡宝符彰。

寅恭清净函无象,顾諟高明顺秉阳。

法驭省巡修废坠,真宫经始报祺祥。

栋升文杏觚棱峻,殿启真琳玉瑱方。

九帐盛仪陈宴衎,六茎清奏助欢康。

开轩瑞气凝空碧,驻跸晴辉艳赭黄。

珠树移阴从帝圃,霓旌分影自仙乡。

宸游悦豫同襄野,睿藻昭回迈柏梁。

黎庶纵观争叹咏,侍臣嘉颂极游扬。

灵休锡羡淳风振,永播声名浃四荒。

(0)

相思引/琴调·其二

曾蹑姑苏城上台。好山知有好人来。

几回徙倚,月里暮云开。

闲倚和风千步柳,倦临残雪一枝梅。

暖香高烛,翻动道人灰。

(0)

相思引/琴调·其一临别馀干席上作

拂拂轻阴雨曲尘。小庭深幕堕娇云。

好花无几,犹是洛阳春。

燕语似知怀旧主,水生只解送行人。

可堪诗墨,和泪渍罗巾。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