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痴不扫,梅柳春到迟。
笙歌暖寒会,当任主人为。
围尺庸何伤,袤丈乃非瑞。
郢中姑度曲,山左已驱疠。
世无辟寒香,谁能不龟手。
邻舍索米归,衾裯无恙不。
贫人寒切骨,无地兼无锥。
安知双綵胜,但写入春宜。
贩夫博口食,奈此不售何。
无术慰啼号,汝今一身多。
同云痴不扫,梅柳春到迟。
笙歌暖寒会,当任主人为。
围尺庸何伤,袤丈乃非瑞。
郢中姑度曲,山左已驱疠。
世无辟寒香,谁能不龟手。
邻舍索米归,衾裯无恙不。
贫人寒切骨,无地兼无锥。
安知双綵胜,但写入春宜。
贩夫博口食,奈此不售何。
无术慰啼号,汝今一身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所作,题为《严子文以春雪数作用为瑞不宜多为韵赋诗见寄次韵》。诗中表达了对春雪过多带来不便的观察和感慨。诗人认为,虽然春雪象征吉祥,但过多则有损于农事,如“围尺庸何伤,袤丈乃非瑞”,暗示春雪过厚可能妨碍作物生长。他借用“郢中姑度曲,山左已驱疠”来比喻,即使春雪能带来一时的欢乐,也可能带来疾病(疠气)。接着,诗人同情贫苦百姓,“贫人寒切骨,无地兼无锥”,寒冬中的他们更加艰难,春雪对他们并无益处。
诗人还提到“贩夫博口食,奈此不售何”,指出连生活基本温饱都难以保障的人们,春雪带来的美景对他们并无实际帮助。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无术慰啼号,汝今一身多”,表示自己无法解决他们的困境,只能感叹自身力不从心。
整首诗通过春雪这一自然现象,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生活的艰辛,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同情。
采采山上葛,攀藤步岩幽。
上山逢虎狼,下山逢猕猴。
归来絺绤之,藕丝香且柔。
织成一片云,精绝鬼工愁。
入笥献君王,贡职民当修。
君王不自惜,持以奉仇雠。
西施被服之,俱是越国尤。
吴王抵掌笑,于越吾何忧。
飞书益封地,谓越吾诸侯。
嗟尔采葛伴,辛苦勿叹愁。
天道有乘除,苦极行当休。
吴王沉醉姑苏上,半夜不知吴国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