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策马过钱塘。曲径小平康。
繁红酽白,娇莺姹燕,争唤何郎。
而今又客东风里,浑不似寻常。
只愁别后,月房云洞,啼损红妆。
当年策马过钱塘。曲径小平康。
繁红酽白,娇莺姹燕,争唤何郎。
而今又客东风里,浑不似寻常。
只愁别后,月房云洞,啼损红妆。
这首《眼儿媚·其三》是宋代词人赵长卿的作品。它以个人的游历和情感变化为线索,展现了词人对往昔欢愉时光与如今别离之苦的对比。
首句“当年策马过钱塘”,描绘了词人年轻时意气风发,骑马经过繁华的钱塘江畔的情景,画面生动,充满青春活力。接下来的“曲径小平康”进一步描绘了道路的婉转与景色的宜人,以及莺燕相唤的热闹场景,烘托出当时的欢乐气氛。
然而,词意急转,“而今又客东风里,浑不似寻常”,表达了词人如今身处异乡,春风中倍感孤独,与往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他担忧别后,想象着自己心爱的人在月光下的洞房或是云雾缭绕的深处,因思念而憔悴,这句“只愁别后,月房云洞,啼损红妆”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对爱人的怜惜。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词人从过去的欢愉到现在的落寞,情感深沉而动人,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