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愿王在,残灯岂复明。
馀生犹有待,后死得无成。
我法如江汉,倾怀托弟兄。
诲人吾不倦,宁更惜身名。
自顾愿王在,残灯岂复明。
馀生犹有待,后死得无成。
我法如江汉,倾怀托弟兄。
诲人吾不倦,宁更惜身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释函是在病中对人生、佛法以及友情的深刻思考。首句“自顾愿王在”,诗人回顾自身,希望有明君或理想中的领袖在世,反映出他对社会理想的追求与期待。接着,“残灯岂复明”一句,以残灯喻自己生命即将结束,表达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馀生犹有待,后死得无成。”诗人虽已步入晚年,但仍有期待,对未来仍抱有希望,同时也流露出对未能实现理想抱负的遗憾。接下来,“我法如江汉,倾怀托弟兄。”将自己比喻为江汉之水,倾心相托于兄弟,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知音的渴望。
最后,“诲人吾不倦,宁更惜身名。”表明了诗人即使在病中,也依然坚持教导他人,不辞辛劳,对于名声和自身的安危并不在意,展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社会、友情及教育事业的热忱,体现了明代僧侣文学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