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庭下荔子熟》
《庭下荔子熟》全文
宋 / 晁公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脩枝密叶总扶疏,小摘登盘置坐隅。

翠盖高垂张葆羽,赤缯全皱裹明珠。

不劳汉候十五里,可压越人三百株。

欲与铨量立题品,岂惟当使橘为奴。

(0)
注释
脩枝:修剪整齐的树枝。
密叶:繁密的叶子。
扶疏:疏朗有致的样子。
翠盖:翠绿的树冠。
葆羽:像鸟羽般的树叶。
赤缯:红色的果实。
汉候:汉代官员。
越人:古代南方的居民,这里泛指人。
三百株:数量众多的橘树。
铨量:评定等级或价值。
题品:给事物命名或分类。
橘为奴:比喻橘树被精心照料。
翻译
修剪整齐的树枝和繁密的叶子总是疏朗有致,一小片摘下放在盘中,摆在角落。
翠绿的树冠像华盖般高高下垂,如同张开的羽毛,红色的果实布满皱纹,仿佛包裹着颗颗明珠。
无需汉代官员走十五里的路来寻找,这里的橘树数量足以超过三百株。
我想给这些橘树评定等级,岂止是让它们成为橘奴(意指被精心照料)那么简单。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晁公溯的《庭下荔子熟》描绘了一幅清雅生动的荔子图。首句“脩枝密叶总扶疏”写出了荔树枝叶繁茂,疏密有致,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小摘登盘置坐隅”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主人采摘荔子的场景,将新鲜的荔子置于盘中,供人享用。

“翠盖高垂张葆羽”运用比喻,将荔子比作翠绿的华盖,形容其叶片如伞般展开,仿佛张开羽毛般的华丽装饰。“赤缯全皱裹明珠”进一步描绘荔子的外皮,以红色的丝绸比喻其表皮,褶皱如珠,形象地展现了荔枝的圆润饱满和诱人色泽。

“不劳汉候十五里,可压越人三百株”两句,通过对比,赞美荔子的硕大和美味,即使无需长途运输,一盘荔子就足以压倒越地众多的果树。最后,“欲与铨量立题品,岂惟当使橘为奴”表达了诗人对荔子的极高评价,认为它不仅口感出众,还胜过其他水果,甚至可以成为衡量其他水果的标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既展示了荔子的形态美,又传达了诗人对荔子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作者介绍
晁公溯

晁公溯
朝代:宋

晁公溯:一作晁公遡,字子西,济州巨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晁公武弟。宋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史籍无传,据本集诗文,知其举进士后历官梁山尉、洛州军事判官、施州通判,绍兴末知梁山军。宋孝宗乾道初知眉州,后为提点潼川府路刑狱,累迁兵部员外郎。著有《嵩山居士文集》54卷,刊于乾道四年,又有《抱经堂稿》等,已佚。
猜你喜欢

次韵渊明饮酒诗·其十九

平生自百懒,而独于酒勤。

生事万缘疏,而独于酒亲。

皇皇东家丘,隐者笑知津。

我欲去即去,柴车不劳巾。

但饮百年中,不愧饮酒人。

(0)

上王提刑二首·其一

峨峨名节重于山,旧作朝廷耳目官。

凤阙几闻随仗入,龙颜曾许捲帘看。

昔年白笔惊人凛,今日清风过岭寒。

直指近来新有例,出疆回使侍金銮。

(0)

游浮洲寺寒林亭

吴牛喘月齿发颓,晚阴阁雨杂殷雷。

一番重酿熨人暑,径欲濯涧扪崔嵬。

潭潭招提此亭在,鸥鹭惯客无惊猜。

番君故国号潇洒,巨浸沃日西南来。

别为瀰茫浩汗之沼沚,中有晶荧照耀金碧之楼台。

钱塘未应邈,北顾真悠哉。

饮牛之津斡星渚,一色蓝英玉奁贮。

连冈十里卧晴虹,近竹远松如抹堵。

就追神观所得多,清风为我生曾波。

有生吊暑乃天性,独快疏棂亦吾病。

无论承露盘,未议清凉境。

安得大地变广寒,相与一世振絺屏箑缨头冠。

(0)

投醪谷董羹锅内,掘窖盘游饭碗中。

(0)

寄颍川欧阳仲纯兄弟

早来檐雨泻空阶,投晚阴云四向开。

最好西湖今夜月,不知谁在女郎台。

(0)

忤俗

忤俗真堪笑,谋生又不能。

放怀衣落拓,高卧发鬅鬙。

面垢常挥汗,牙衰怕嚼冰。

床头鬃拂弊,不会逐青蝇。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