脩枝密叶总扶疏,小摘登盘置坐隅。
翠盖高垂张葆羽,赤缯全皱裹明珠。
不劳汉候十五里,可压越人三百株。
欲与铨量立题品,岂惟当使橘为奴。
脩枝密叶总扶疏,小摘登盘置坐隅。
翠盖高垂张葆羽,赤缯全皱裹明珠。
不劳汉候十五里,可压越人三百株。
欲与铨量立题品,岂惟当使橘为奴。
这首宋代诗人晁公溯的《庭下荔子熟》描绘了一幅清雅生动的荔子图。首句“脩枝密叶总扶疏”写出了荔树枝叶繁茂,疏密有致,显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次句“小摘登盘置坐隅”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主人采摘荔子的场景,将新鲜的荔子置于盘中,供人享用。
“翠盖高垂张葆羽”运用比喻,将荔子比作翠绿的华盖,形容其叶片如伞般展开,仿佛张开羽毛般的华丽装饰。“赤缯全皱裹明珠”进一步描绘荔子的外皮,以红色的丝绸比喻其表皮,褶皱如珠,形象地展现了荔枝的圆润饱满和诱人色泽。
“不劳汉候十五里,可压越人三百株”两句,通过对比,赞美荔子的硕大和美味,即使无需长途运输,一盘荔子就足以压倒越地众多的果树。最后,“欲与铨量立题品,岂惟当使橘为奴”表达了诗人对荔子的极高评价,认为它不仅口感出众,还胜过其他水果,甚至可以成为衡量其他水果的标准。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既展示了荔子的形态美,又传达了诗人对荔子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吴牛喘月齿发颓,晚阴阁雨杂殷雷。
一番重酿熨人暑,径欲濯涧扪崔嵬。
潭潭招提此亭在,鸥鹭惯客无惊猜。
番君故国号潇洒,巨浸沃日西南来。
别为瀰茫浩汗之沼沚,中有晶荧照耀金碧之楼台。
钱塘未应邈,北顾真悠哉。
饮牛之津斡星渚,一色蓝英玉奁贮。
连冈十里卧晴虹,近竹远松如抹堵。
就追神观所得多,清风为我生曾波。
有生吊暑乃天性,独快疏棂亦吾病。
无论承露盘,未议清凉境。
安得大地变广寒,相与一世振絺屏箑缨头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