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
《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敖陶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十方无壁惯曾游,一片孤云任去留。

莫话潮阳旧公案,天台行色满檐头。

(0)
注释
十方:指所有方向,四方之外还有上下。
惯:习惯。
曾:曾经。
游:游历,行走。
孤云:比喻独自一人。
任去留:任凭自己的去留。
莫话:不要提起。
潮阳:地名,在广东。
旧公案:过去的纠纷或案件。
天台: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天台山,也可能是行旅中的目的地。
行色:出行的景象,也可以指旅途的心情。
满檐头:形容满眼皆是,或者心情繁杂。
翻译
我早已习惯在四方无边的世界中游走,
像一片孤独的云,任由自己来去自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敖陶孙的《次潮阳宁公诗韵三首(其二)》。诗中,诗人以自由自在的飘荡孤云自比,表达了一种超脱物外、随性而行的生活态度。"十方无壁惯曾游",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遍游四方,不受任何束缚的经历;"一片孤云任去留"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心境,像孤云般自由自在,任凭心意所往。"莫话潮阳旧公案"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某些纷争或官场是非的淡然,不愿再提及;"天台行色满檐头"则以天台山的景色隐喻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处理,具有浓厚的隐逸情怀。

作者介绍

敖陶孙
朝代:宋

字器之,号臞翁,一号臞庵,自称“东塘人”。淳熙七年(1180年)乡荐第一,客居昆山。在太学,曾写诗送朱熹,又作诗悼赵汝愚,忤韩侂胄。庆元五年(1199年)进士。历任海门县主簿,漳州府学教授、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因临安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受株连贬官。官至温陵通判。宝庆三年(1227年)卒。著有《臞翁诗集》2卷,收入《南宋群贤小集》。《江湖集》、《江湖后集》可见其佚诗。
猜你喜欢

答方佥宪定之先生

时违长弃置,身贱寡交亲。

方学渔樵业,甘为农圃邻。

坐愁坐白发,出畏染缁尘。

十载攻词赋,无媒只旧贫。

(0)

后出塞送陈季立防秋

朔风边月蓟门秋,画角呜呜百尺楼。

自著戎衣频上策,三年不起别家愁。

(0)

同颜范卿游海天寺

湖上虚亭江上楼,一樽随意俯沧流。

朱旻正伏三庚火,绿树先函五日秋。

云尽匡庐开九叠,天长梦泽入孤舟。

黄昏归棹烟中发,渔唱村镫满渡头。

(0)

闺思

花满汀洲燕子飞,绿杨微雨画楼西。

殷勤寄语伤春鸟,莫近郎君行处啼。

(0)

月夜宿西湖大佛头寺

秋湖皎皎月泠泠,听罢渔歌酒欲醒。

试问秦皇放船处,白云深锁佛头青。

(0)

铁笛歌

武昌老笛名铁龙,洪武之间来浙东。

江湖万里忽相失,当时哭死陈家翁。

流落人间二百秋,苍龙化去青天愁。

子孙累世觅宗器,汉家宝剑周天球。

或言槜李豪家得,夜夜龙光射南极。

十年空费陈生心,购问惭无万金直。

一朝海客持相换,生脱貂裘妇钗钏。

合浦重归明月珠,精魂似识先人面。

太古琅玕轻欲折,孔窍参差头尾裂。

丹砂错落水银花,苔痕蚀尽并州铁。

薄如藤纸枯如木,灯前三弄秋声蹙。

万点梅花潇席寒,夜半空山扣哀玉。

羌儿虎踞鸣塞鸿,怪蛟人立吹烟竹。

忆昔汝祖浮洞庭,潇湘片月开黄陵。

纯阳真人坐黄鹤,汉江绿酒倾瑶瓶。

飘然将笛下东海,铁龙声断江风腥。

汝今与笛竟何适,楚水吴山愁客星。

汝祖从战鄱阳濆,佩刀曾佐高皇勋。

叹汝飘零把孤笛,丹青竟作曹将军。

半生我亦怀青蘋,袖来不用生龙鳞。

不如黄鹤楼前换酒听吹笛,与君醉杀湘江春。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