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淮海怀古》
《淮海怀古》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淮阴访韩信,海上吊田横。

相去四百里,青山接故城。

风尘孤客泪,义勇二豪名。

倚剑哦前史,中阳太不情。

(0)
注释
淮阴:地名,位于今江苏淮安,历史上与韩信有关。
韩信:西汉初年将领,曾被封为淮阴侯。
海上:指海边,可能指田横墓地所在。
田横:战国末期齐国贵族,后自立为王,兵败后自杀。
四百里:形容两地距离不远。
故城:古代的城市,这里指韩信或田横生前的居所。
风尘:形容旅途艰辛,风尘仆仆。
孤客:孤独的旅人。
义勇:指两位英雄的侠义和勇敢。
倚剑:手持剑,表示怀念或追忆。
哦:吟诵,表达情感。
中阳:汉代中阳侯,这里泛指当权者。
太不情:过于冷漠无情,暗指对英雄的忽视或薄待。
翻译
我来到淮阴寻访韩信的遗迹,又在海边凭吊田横的墓地。
他们两人相距仅四百里,但青山依旧连接着古老的城池。
在这风尘仆仆的旅途中,我不禁为两位英雄的悲壮事迹而落泪。
我倚剑吟咏他们的英勇事迹,感叹中阳(指汉代中阳侯)对他们的无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淮水与海边,追思历史上两位英雄人物韩信和田横的故事。诗人通过对比远去和当下的景象,抒发了自己对于英雄事迹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往昔英杰的敬仰。

"相去四百里,青山接故城"一句,表达了空间上的距离感和历史连续性的美妙描绘。"风尘孤客泪"则透露出诗人在旅途中,对英雄故事所产生的深切情感。而"义勇二豪名"不仅赞颂了韩信、田横两位英雄的人格魅力,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忠诚和勇敢品质的推崇。

最后两句"倚剑哦前史,中阳太不情"则是诗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感慨,通过倚靠剑作为倾听历史故事的象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英雄时代已逝的无奈和惆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病中作·其四

古椿朝菌已忘年,贫病宁须更问天。

石弹不妨随物化,自求鸮炙自应便。

(0)

重经乌石铺

夹屋青松翠霭中,去年经此亦匆匆。

重来乌石冈头路,依旧松声带晓风。

(0)

游九锁

寻幽向何处,大涤山水好。

九峰拔奇秀,下有松石老。

白云和红叶,满径无人扫。

振衣长风生,一笑登木杪。

(0)

隔浦莲/隔浦莲近拍

墙头低荫翠幄。格磔鸣乌鹊。

好梦惊回处,馀酲推枕犹觉。新晴人意乐。云容薄。

丽日明池阁。卷帘幕。披衣散策,闲庭吟绕红药。

残英几许,尚可一供春酌。天气今宵怕又恶。凭托。

东风且慢吹落。

(0)

洞仙歌

痴牛呆女,谩恩深情远。一岁惟能一相见。

纵金风玉露,胜却人间,争奈向、雪月花时阻间。

幽欢犹未足,催度桥归,乌鹊无端便惊散。

别后欲重来,杳杳银河,空怅望、不胜凄断。

最可惜、当初泛槎人,甚不问、天边这些磨难。

(0)

于中好·其二

溅溅不住溪流素。忆曾记、碧桃红露。

别来寂寞朝朝暮。恨遮乱、当时路。

仙家岂解空相误。嗟尘世、自难知处。

而今重与春为主。尽浪蕊、浮花妒。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