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态纷如昨,乾坤总莫容。
是非元自见,忧喜递相从。
未解知黄雀,何须笑白龙。
酒杯时对月,漂泊任萍踪。
万态纷如昨,乾坤总莫容。
是非元自见,忧喜递相从。
未解知黄雀,何须笑白龙。
酒杯时对月,漂泊任萍踪。
这首诗《偶成》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的独到见解。
首句“万态纷如昨”,开篇即以“万态”形容世间万物的变化万千,如同昨日一般,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的快速。接着,“乾坤总莫容”一句,将天地比作容纳万物的容器,表达了宇宙的广阔与包容性,同时也暗示了人世间的种种现象难以完全被理解或容纳。
“是非元自见,忧喜递相从”两句,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其中,“是非”指的是对错、善恶等道德判断,“忧喜”则代表了人们情绪的起伏。这两句表明,是非善恶、忧愁喜悦都是自然存在的,它们相互交替,构成了人生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未解知黄雀,何须笑白龙”则是对前文思想的深化。黄雀与白龙在这里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或价值观,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于理解他人、接纳不同的态度。他指出,对于那些自己不理解的观点或行为,没有必要嘲笑或轻视,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最后,“酒杯时对月,漂泊任萍踪”两句,以饮酒赏月、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在月光下举杯畅饮,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情感的释放;而“漂泊任萍踪”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随遇而安、不拘一格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他对生命中不确定性的接受与享受。
综上所述,《偶成》这首诗通过对宇宙、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以及对自由、超脱的追求。它不仅富有哲理深度,也充满了诗意的美感,是明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水陆都无数舍程,鱼符龟印苦相萦。
梦魂长绕龙门坂,姓字终悬月旦评。
鲍室清琴应独抚,融樽渌醑共谁倾。
春深诗石苔衣駮,雨过书斋草带生。
鸿宝枕中初得术,丹台籍上已题名。
清谈宛有南朝体,嘉遁全忘北阙情。
金马深严堪避世,沧浪清浅未沾缨。
诸儒正议明堂事,轧轧蒲轮即奉迎。
火云烘赫临中伏,青锁深严直右曹。
吏散阶庭时纵步,诗成几案独挥毫。
相乌影转风微起,仙掌阴斜日渐高。
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
丞相忧边稀出沐,延英三刻岂知劳。
许由流寓因相识,岁历今移十二辰。
别墅已荒三径草,素衣犹化九衢尘。
悬瓢颜巷安贫久,泣玉荆山失意频。
莫向明时便招隐,重来须醉杏园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