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伏日省中当直》
《中伏日省中当直》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火云烘赫临中伏,青锁深严直右曹。

吏散阶庭时纵步,诗成几案独挥毫。

相乌影转风微起,仙掌阴斜日渐高。

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

丞相忧边稀出沐,延英三刻岂知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ōngshěngzhōngdāngzhí
sòng / yáng亿

huǒyúnhōnglínzhōngqīngsuǒshēnyánzhíyòucáo

sànjiētíngshízòngshīchéngànhuīháo

xiāngyǐngzhuǎnfēngwēixiānzhǎngyīnxiéjiàngāo

chùbīngyǐngjiǔshuírénzhìdòngluándāo

fēngzhàofánghuǎnhánshuǐguāsàntáo

chéngxiāngyōubiānchūyányīngsānzhīláo

翻译
烈日炎炎正值盛夏,深宫禁苑直臣独守。
官员们退下庭院,他独自漫步吟诗挥毫。
乌鸦飞翔,微风轻起,仙人掌下的阴影渐长,阳光越来越高。
皇宫里何时能赐予冷饮和美酒,又有谁能切肉热情款待。
诏书用紫色封泥密封以防拖延,暑热中吃着浮瓜,心情舒畅。
丞相忧虑边疆,很少沐浴休息,廷英殿的三刻时光,他哪里知道疲倦。
注释
火云:烈日。
青锁:深宫禁苑。
直右曹:直臣值守。
纵步:漫步。
挥毫:挥笔写诗。
相乌:乌鸦。
仙掌:宫殿中的装饰物。
赐冰:皇宫赏赐的冷饮。
郢酒:美酒。
割炙:切肉。
紫泥封诏:用紫色封泥密封的诏书。
寒水浮瓜:在冷水中浸泡的瓜果解暑。
出沐:古代官员休假。
延英三刻:廷英殿的三次会议时间。
岂知劳:哪里知道疲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炎热夏日的午后,独自一人处理公文的情景。"火云烘赫临中伏,青锁深严直右曹" 描述了烈日当空、气温如蒸笼的酷暑之下,官府的大门紧闭,只有右边的楼阁(可能是作者工作的地方)显得格外肃穆。"吏散阶庭时纵步,诗成几案独挥毫" 表明其他官员都已散去,而作者却留下来处理文件,一人独自在几案前挥笔写作。

接下来的"相乌影转风微起,仙掌阴斜日渐高" 则是描绘室内的景象,随着时间流逝,窗外的树影随风轻轻摇曳,阳光透过窗棂投射在墙上,日头已经偏高。"何处赐冰和郢酒,谁人割炙动鸾刀" 这两句表达了对清凉饮料的渴望以及对美食的向往,但却无从获得,只能是心中的幻想。

"紫泥封诏防稽缓,寒水浮瓜散郁陶" 描述的是作者正在处理紧急公文,使用紫色的印章加以保密,而旁边则是一盆用来解渴的冰冷西瓜。最后两句"丞相忧边稀出沐,延英三刻岂知劳" 表示了丞相手负国事之重,对边疆之事深感忧虑,即使是短暂的休息时间,也不知其辛勤与劳碌。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官府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位官员在酷暑中处理公务、孤独写作,以及对清凉饮食的渴望和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职责的忠诚以及个人生活中的小确幸。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十月乙酉西山讫事悼亡二首·其一

渺渺箜篌梦,茫茫石镜缘。

断弦终莫续,浮沫更堪怜。

湿土新阡雨,啼鸦老树烟。

一声邻笛起,凄咽泪如泉。

(0)

古怨曲

易得君知音,难得君知心。

纵然恩意短,宁使言语深。

渴饮贪泉水,倦息恶木阴。

傥涉不美名,曷可销烦襟。

(0)

愁与诗相似,能令须发新。

意清尘不没,道直事多屯。

水石惟宜夏,田桑独致贫。

不除闲懒性,前世必僧身。

(0)

信州水南

众寺临溪上,东西屋数间。

诗传叔伦句,真认贯休颜。

柳过深潭碧,人随白鸟还。

斜阳三百里,高甚水晶山。

(0)

张志和

细雨斜风一钓丝,绿蓑青笠镇相随。

朝廷休觅渔歌看,万顷千波总是诗。

(0)

孔稚圭

草满门庭隐者家,却贪禄仕醉纷华。

北山不用讥猿鹤,亦有人嘲两部蛙。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