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堤新筑洞仙宫,八骏经游向此中。
绛节拂云遥驻鹤,赤阑驱石已成虹。
丹书见说曾亲授,紫府还闻有梦通。
十里穗杨风日丽,几时轩驭过崆峒。
河堤新筑洞仙宫,八骏经游向此中。
绛节拂云遥驻鹤,赤阑驱石已成虹。
丹书见说曾亲授,紫府还闻有梦通。
十里穗杨风日丽,几时轩驭过崆峒。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黎民表的《燕京书事(其一)》,描绘了京城河堤上新建的洞仙宫的壮丽景象。首句“河堤新筑洞仙宫”点出背景,显示出工程的规模和新建的仙家气息。接着,“八骏经游向此中”借骏马的形象,暗示宫殿的高贵与皇权的威严。
“绛节拂云遥驻鹤”描绘了仙人乘着华丽的节仗,驾驭仙鹤在云端驻留,增添了神秘和超凡的色彩。“赤阑驱石已成虹”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形容栏杆的力量大到能驱使石头化作彩虹,展现了建筑的神奇和艺术效果。
“丹书见说曾亲授,紫府还闻有梦通”两句,通过“丹书”和“紫府”,进一步强调了洞仙宫与仙道世界的联系,以及诗人对仙人传授秘籍或梦境相通的向往。
最后,“十里穗杨风日丽,几时轩驭过崆峒”以美好的自然景色收尾,表达了诗人期待仙人驾临的期盼,同时也寓含了对盛世安宁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洞仙宫的宏伟壮观,以及诗人对仙道世界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仙文化的独特理解。
断腕高松氏,歌者良纷纷。
四坐且勿喧,听代保郎言。
保郎家江户,事在明治前。
少小无所知,但念知己恩。
藩法时方酷,义父抱深冤。
狱急待自杀,营救穷百端。
俱死犹不解,智竭惟有身。
探怀出白刃,霜光蚀我魂。
低回语左臂,全归愧难全。
断者不复续,今日与汝分。
欲下齿牙断,神鬼啼右边。
谁知父母躯,彼此乃相残。
一挥何时落,昏绝耳不闻。
俄然视白日,岂意犹生存。
收我刀如风,涤我血翻盆。
修书仍函腕,驰献辞悲酸。
义父幸得白,残躯越中年。
支体已不痛,沈痛在心肝。
卖药溷市人,忏悔向世尊。
众生有疾苦,莫似我艰辛。
大清黎公来,遗我以古文。
李公尤慷慨,陈义高青天。
保郎身见在,保郎名已传。
会有义士知,热泪坠衣巾。
人生历情劫,忧患深相缠。
本心要不昧,君子或见怜。
保郎骨可朽,义士泪不乾。
《高松保郎诗》【清·郑孝胥】断腕高松氏,歌者良纷纷。四坐且勿喧,听代保郎言。保郎家江户,事在明治前。少小无所知,但念知己恩。藩法时方酷,义父抱深冤。狱急待自杀,营救穷百端。俱死犹不解,智竭惟有身。探怀出白刃,霜光蚀我魂。低回语左臂,全归愧难全。断者不复续,今日与汝分。欲下齿牙断,神鬼啼右边。谁知父母躯,彼此乃相残。一挥何时落,昏绝耳不闻。俄然视白日,岂意犹生存。收我刀如风,涤我血翻盆。修书仍函腕,驰献辞悲酸。义父幸得白,残躯越中年。支体已不痛,沈痛在心肝。卖药溷市人,忏悔向世尊。众生有疾苦,莫似我艰辛。大清黎公来,遗我以古文。李公尤慷慨,陈义高青天。保郎身见在,保郎名已传。会有义士知,热泪坠衣巾。人生历情劫,忧患深相缠。本心要不昧,君子或见怜。保郎骨可朽,义士泪不乾。
https://shici.929r.com/shici/fcVt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