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海关门百二雄,长城万里忆先公。
储胥自有风云护,部曲空成带砺功。
一战龙旗劳汗马,廿年贝锦怨藏弓。
不堪蔓草祈连冢,况复铜驼恨未穷。
辽海关门百二雄,长城万里忆先公。
储胥自有风云护,部曲空成带砺功。
一战龙旗劳汗马,廿年贝锦怨藏弓。
不堪蔓草祈连冢,况复铜驼恨未穷。
这首《秋感》由清代诗人孙致弥所作,通过描绘边关、长城等历史遗迹,以及对古代战争与英雄事迹的追忆,表达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英雄的缅怀之情。
首联“辽海关门百二雄,长城万里忆先公”,开篇即以辽东重镇和万里长城为背景,勾勒出历史的宏大画卷,同时将思绪引向古代的英雄人物,流露出对先辈英烈的敬仰之情。
颔联“储胥自有风云护,部曲空成带砺功”,进一步阐述了边防的重要性及其背后守护者的英勇与牺牲。储胥,指边防要塞,此处象征着国家的防御力量;风云护,暗喻自然环境的险恶与守卫者的勇敢。而“部曲空成带砺功”则表达了尽管英勇作战,但最终可能未能实现预期的功业,蕴含了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
颈联“一战龙旗劳汗马,廿年贝锦怨藏弓”,通过对比古代战场上的激烈战斗与长时间的和平时期,揭示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矛盾与无奈。龙旗,象征着军队的荣耀与胜利;汗马,比喻征战的艰辛与牺牲;贝锦,古代织物的一种,常用来形容华丽的装饰或成就;藏弓,出自《左传》,意指隐匿武器,象征着战争的结束或和平的到来。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战争与和平的不同面貌,以及其中的复杂情感。
尾联“不堪蔓草祈连冢,况复铜驼恨未穷”,以具体的历史事件和形象(蔓草、祈连冢、铜驼)作为载体,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变化的感慨和对英雄逝去的哀悼。祈连冢,指汉武帝派遣霍去病远征匈奴,战死将士的墓地;铜驼,典出《晋书》,借指洛阳城中的铜驼街,常用来象征繁华与衰败。这两处历史遗迹的描述,不仅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也寄托了诗人对英雄的怀念和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秋感》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英雄事迹的追忆,以及对战争与和平、英雄与时代变迁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对英雄主义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