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马悔山即和司马承祯山居洗心韵》
《司马悔山即和司马承祯山居洗心韵》全文
清 / 叶士宽   形式: 古风

山中云霞古,山外草树腥。

出山猿鹤寂,还山梦魂清。

流水断复续,空谷幽而明。

坐我石榻稳,著我罗衣轻。

眼中何所见,太古苔痕青。

耳中何所闻,绝顶波涛声。

吾心既已洗,谁博浮埃名。

无求安有悔,遗身自忘情。

岂必三山去,即此凌青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开篇“山中云霞古,山外草树腥”对比强烈,山内是云霞缭绕的仙境,山外则是充满腥味的现实世界,形成鲜明的反差,暗示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

“出山猿鹤寂,还山梦魂清”表达了诗人离开世俗的喧嚣,回归自然后的宁静与清朗,仿佛心灵得到了洗涤。“流水断复续,空谷幽而明”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山中环境的幽静与明亮,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愉悦。

“坐我石榻稳,著我罗衣轻”描绘了诗人舒适自在的生活情景,石榻的稳固与罗衣的轻盈,都体现了他对物质生活要求的简约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眼中何所见,太古苔痕青”和“耳中何所闻,绝顶波涛声”则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述,强调了诗人与自然界的直接连接,以及对原始、纯净世界的深切感受。

最后,“吾心既已洗,谁博浮埃名”表达了诗人的心灵已经得到净化,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而是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无求安有悔,遗身自忘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物质欲望的摒弃,以及对情感的超脱。“岂必三山去,即此凌青冥”则以一种超然的态度,表明了诗人认为不必远赴仙境,只要内心达到某种境界,就能超越尘世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内心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的超越,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抒情性的佳作。

作者介绍

叶士宽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即席再赋

乐事遥追戏马台,高吟节物纵天才。

三朝致主诚心竭,九日携宾笑口开。

白酒似随秋露滴,清歌疑唤晓云回。

放怀不有公台贵,惯得萸枝首赐来。

(0)

仁宗皇帝挽歌辞四首·其四

圣运一千载,君临四十春。

宝图先与子,妙断独如神。

瑞表虚南极,哀声动北辰。

天钟尧舜性,庙号讫称仁。

(0)

三月五日病中对雨作

何术可留枝上锦,谁人能换鬓边丝。

不堪有限馀春日,更值无聊足病时。

久判浮名唯念酒,肯因閒事辄忘诗。

雨频未拂金明柳,空听蓬莱唱旧辞。

(0)

一春未尝行乐而群花今已离披感而成篇

只知倦马趁风沙,不觉啼莺破物华。

始拟尊前谋小酌,早堪枝上数残花。

壮图惨淡流年驶,乐事参差暮景斜。

薄醉浩歌搔短发,江湖归兴满天涯。

(0)

和司徒侍中同赏梨花

映花急把玉交杯,风扫残香已几堆。

酷爱岂惟公假借,惯曾御苑见花来。

(0)

涵虚阁

画阁高连百雉城,涵虚应不愧标名。

门前柳色兼旗色,座上琴声杂佩声。

肯羡五湖归范蠡,未饶三径隐渊明。

我来恰值初晴后,山影波光分外清。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