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
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
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
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
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并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中的“垂柳”指的是垂挂的柳树,它在春风中轻柔摇曳,而“鸣黄鹊”则是指鸟儿在枝头欢歌,这两种景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诗人通过“关关若求友”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仿佛连大自然的声音都成了他寻找朋友的心声。
接下来的“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则转换了情境,从男性的友情转向了女性的春日哀愁。“春情”指的是春天特有的感情,这里是说这种感情难以忍受,让人内心感到无比烦躁。诗中的“闺中妇”形象,则代表了被困于室内,无法释放自己春日情感的女性,她们的愁绪之深,以至于让人觉得仿佛能够要了性命。
最后两句“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则描写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登上高楼,怀念远方朋友的情景。这里的“小垂手”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许是在形容某种细腻的情感,而“谁怜”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孤独,彷佛在问整个世界,有谁能理解他这种深沉的思念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展现了古人特有的审美情怀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
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
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
为语学道人,何须天下走。
夜寒云去尽,横参挂南斗。
我已办青鞋,要闻狮子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