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
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呜不遇多。
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柰愁何。
典衣尚可供汤饼,蚤作清凉肯重过。
雨后绿阴无处著,风前黄鸟为谁歌。
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呜不遇多。
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柰愁何。
典衣尚可供汤饼,蚤作清凉肯重过。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远幽静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怀旧之情。首句“雨后绿阴无处著”,勾勒出一幅雨后的鲜丽景色,绿树成荫,却找不到可以寄托的所在,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紧接着,“风前黄鸟为谁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黄莺在微风中歌唱,不知是为何人而鸣,这里的“黄鸟”与“绿阴”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寂寞心境。
第三、四句“天为世乱相逢少,子以诗呜不遇多”,则从哲理的高度展开,诗人感叹在纷争混乱的人世间难得相逢,自己通过吟咏诗歌来表达心声,却也难求同道中人的共鸣。这里,“天为”二字蕴含了对命运的无奈,而“子以诗呜”则是诗人对于无法遇见知音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行在故人能健否,瘴江逐客柰愁何”,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诗人关心远方朋友是否安康,自己漂泊在外,如同瘴江(瘴江,即瘦弱的江水,比喻生活的艰辛)中的一叶孤舟,对于归去之路充满了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个人命运的深刻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
南都钟阜称丰芭,虎踞龙蟠瞰江水。
脉浚茅山百二峰,祥开帝统三千纪。
忆昔高皇弓剑藏,千官拜舞俨趋跄。
森森石笋迎人立,郁郁长松摩天阊。
相传岁久网渐疏,守人不戒等蘧庐。
伐木穿窑燔活火,起土成呰龙脉锄。
更有泗洲祖陵地,后峡开池专小利。
蠢蠢小民何所知,不勒贞珉悯无忌。
天子惕然念水木,大开中殿咨钧轴。
皇华酌酒满金杯,赐出内镪资路宿。
特命元勋成国行,懿亲新乐同于征。
学士亦有宗伯在,周爰咨度毖经营。
琅琅天语涣大号,镌碑竖碣表厥道。
须令耳目赫然新,勿令后犯频入告。
三臣衔命出京邸,臣亦叨恩拜南礼。
好正追随恣讨论,其奈乡心牵万里。
自别家园已六春,乌伤雁断长悲辛。
安得仙人缩地法,携手同看钟阜云。
《读林季冲先生钦视祖陵颂》【明·黄锦】南都钟阜称丰芭,虎踞龙蟠瞰江水。脉浚茅山百二峰,祥开帝统三千纪。忆昔高皇弓剑藏,千官拜舞俨趋跄。森森石笋迎人立,郁郁长松摩天阊。相传岁久网渐疏,守人不戒等蘧庐。伐木穿窑燔活火,起土成呰龙脉锄。更有泗洲祖陵地,后峡开池专小利。蠢蠢小民何所知,不勒贞珉悯无忌。天子惕然念水木,大开中殿咨钧轴。皇华酌酒满金杯,赐出内镪资路宿。特命元勋成国行,懿亲新乐同于征。学士亦有宗伯在,周爰咨度毖经营。琅琅天语涣大号,镌碑竖碣表厥道。须令耳目赫然新,勿令后犯频入告。三臣衔命出京邸,臣亦叨恩拜南礼。好正追随恣讨论,其奈乡心牵万里。自别家园已六春,乌伤雁断长悲辛。安得仙人缩地法,携手同看钟阜云。
https://shici.929r.com/shici/68nNFPqn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