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用前韵》
《感事用前韵》全文
明 / 黄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海天风鹤日频闻,谁把鹈膏拭剑文。

下濑戈船徒冷冷,习流君子但纷纷。

贪杯不为咍张合,开户何曾见赵云。

长胜从来难料敌,安危须视此汀濆。

(0)
鉴赏

这首诗《感事用前韵》是明代诗人黄锦所作,通过描绘海天风鹤、鹈膏试剑文、戈船与习流君子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局的深切感慨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句“海天风鹤日频闻”,以海天风鹤的频繁出现,象征着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暗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接下来,“谁把鹈膏拭剑文”一句,运用典故,借鹈鹕之油擦拭剑刃,寓意在动荡中寻求力量与准备,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或国家在艰难时刻如何自保与应对的思考。

“下濑戈船徒冷冷,习流君子但纷纷”两句,通过对比戈船的冷寂与君子的纷扰,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戈船代表的是武力与行动,而习流君子则象征着道德与智慧。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诗人对时代风气的不满,也表达了对坚守道德与智慧的君子的敬仰。

“贪杯不为咍张合,开户何曾见赵云”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与道德的探讨。诗人通过“贪杯”与“开户”这两个行为,揭示了人们在面对诱惑与选择时的复杂心理。同时,引用赵云的故事,强调了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形象,暗含了对正义与勇敢的呼唤。

最后,“长胜从来难料敌,安危须视此汀濆”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即在变幻莫测的局势中,难以预料敌人的策略,但安危的把握在于自身的决策与行动。这里的“汀濆”可能指岸边,象征着立足之地,提醒人们在动荡中寻找稳定与安全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对人生哲理的独到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黄锦
朝代:明

黄锦(一五七二—一六五四),字孚元,号絅存、絅庵。饶平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由庶常授检讨,与修《神宗实录》,主制诰。时魏忠贤当道,乃乞外任。思宗即位,始以少詹充日讲官。尝任会试考官,所拔皆知名士。升吏、礼二部侍郎,累官礼部尚书。以老乞归,享年八十三。著有《笔耕堂诗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
猜你喜欢

送欧阳广明游仰山兼简慈书记二首·其二

不畏霜风射眼酸,要登峰顶作奇观。

连天野水微生绿,隔岸官梅已破寒。

试共嵇康寻石髓,要随杜老逐金鞍。

归来山鸟迎人闹,应是怪君犹布襕。

(0)

次韵刘炳先昆仲见寄

未有新诗敌庾郎,徒将断木点青黄。

峨冠不满三尺许,拆袜仍无一寸长。

鹏翼端能翻碧汉,芥舟唯可置坳堂。

君才本自堪磨琢,颖脱当如锥在囊。

(0)

次韵周秀实过草堂夜话

舍北云生天一隅,短檠细雨夜窗虚。

铜炉瀹茗助清冷,玉麈论文愧阔疏。

落齿驹儿应有种,秃毫锥子尚中书。

山城忽遇高轩过,不避席门江上居。

(0)

春日携頔子同刘养正教授游净国寺至李家园

野外烟光阔,僧园竹径通。

柳丝摇嫩绿,桃雨落轻红。

处处花如旧,年年人不同。

自矜双足健,著屐试春风。

(0)

次韵刘谦夫同年二首·其一

子云昔献长杨赋,词倾江海涛翻素。

溪边相遇览新诗,阵马迎锋敢驰骛。

忽忆枫宸赐第时,青袍纷纷莫知数。

与客流落最多年,不记紫骝花下路。

(0)

方司业挽诗一首

三纪飞腾近要津,声名磊落动朝绅。

当时荐士韩安国,早岁谈经井大春。

芸省并游今几在,螭坳立处梦曾真。

蹒跚西望门生老,悽断云山泪满巾。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