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方司业挽诗一首》
《方司业挽诗一首》全文
宋 / 刘一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三纪飞腾近要津,声名磊落动朝绅。

当时荐士韩安国,早岁谈经井大春。

芸省并游今几在,螭坳立处梦曾真。

蹒跚西望门生老,悽断云山泪满巾。

(0)
鉴赏

这首挽诗《方司业挽诗一首》由宋代诗人刘一止所作,通过对逝者方司业的追忆与缅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尊敬。

首联“三纪飞腾近要津,声名磊落动朝绅。”以“三纪”形容逝者在官场中的岁月,暗示其经历丰富且成就显著。“飞腾近要津”则描绘了方司业在官场中迅速崛起,接近权力核心的形象。“声名磊落动朝绅”则强调了其名声显赫,影响广泛,甚至震动了朝中高官。

颔联“当时荐士韩安国,早岁谈经井大春。”通过类比,将逝者与历史上的贤臣韩安国和学者井大春相提并论,赞美其在推荐人才和学术交流方面的卓越贡献。

颈联“芸省并游今几在,螭坳立处梦曾真。”“芸省”指官署,“螭坳”可能是指宫殿或官府的特定位置,这里表达了对逝者与友人共同工作、生活场景的怀念,以及对逝者曾经梦想实现的追忆。

尾联“蹒跚西望门生老,悽断云山泪满巾。”以“蹒跚”形容年迈,表达对逝者年事已高的感慨。“西望”则寄托了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而“门生老”既是对逝者教育成果的肯定,也暗含了对逝者离世后门生哀伤的同情。“悽断云山泪满巾”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之情,泪水如雨,浸湿衣襟,形象地表现了悲痛之深。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平事迹的回顾与情感的抒发,既展现了对逝者的高度评价,也表达了对逝者离世的深深哀悼,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一止
朝代:宋   号:太简居士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生辰:1078~1160

刘一止(1078~1160)字行简,号太简居士,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猜你喜欢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渔父辞剑

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

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

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

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

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

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0)

赠日者袁天勋

多识名公与钜卿,也携贽卷到柴荆。

神巫未易觇壶子,太卜安能筮屈平。

且喜天纲家有种,不忧日者传无名。

村翁耄矣诗全退,同社诸人各善鸣。

(0)

题方武成诗草

性僻爱诗如至宝,借君诗卷百回看。

吟来体犯诸家少,改定人移一字难。

束瀑为题犹夭矫,吞山入句尚苍寒。

嗟余老钝资磨琢,安得同衾语夜阑。

(0)

答敖茂才

太傅品胡儿,樊川誉阿宜。

既为诸父赏,焉用外人知。

晓月家山梦,秋风客舍诗。

桐城逢汝伯,一为说相思。

(0)

黄宽夫示诗不已自和前二首答之·其二

精思巧斲诗家事,缪敬阳尊市道交。

杜说新诗犹费改,韩评推字不如敲。

衣传曾饮先师乳,弦绝今无异域胶。

欲引蔺卿怀内璧,吾贫未免以砖抛。

(0)

梦回

跳出槐安有底忙,何须更待熟黄粱。

牙签载返善和宅,手板抽回政事堂。

效玉川生称锐汉,爱杨处士号憨郎。

山中岂不差岑寂,犹胜人间臭腐肠。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