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八蒲涧访栖壑上人闻白云警报兼示宗意》
《秋日八蒲涧访栖壑上人闻白云警报兼示宗意》全文
明 / 梁元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秋深霜气迥,乘兴过栖公。

般若杯浮白,优婆树缀红。

孤峰时独赏,外道自群雄。

共说西来意,谁知色是空。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探访栖公上人的场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秋深霜气迥”点明时节与氛围,深秋的霜气让环境显得格外清冷而深远。接着,“乘兴过栖公”,诗人带着兴致前往拜访栖公,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访友氛围。

“般若杯浮白,优婆树缀红”两句,运用了佛教中的术语“般若”和“优婆”,分别指智慧和僧侣,以酒杯和红叶为载体,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元素,也暗示了诗人与栖公之间深厚的精神交流。酒杯中泛起的白光,与红叶点缀的树木形成鲜明对比,色彩丰富,富有画面感。

“孤峰时独赏,外道自群雄”则进一步描绘了栖公所处环境的静谧与独特。孤峰独立,象征着栖公的超然与独立精神;“外道自群雄”则可能暗喻外界的纷扰与喧嚣,与栖公内心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

最后,“共说西来意,谁知色是空”表达了诗人与栖公共同探讨佛法真谛的场景。西来意,通常指佛陀西行传法之意,这里隐含了对佛法深邃哲理的追求。而“谁知色是空”则是佛教中著名的教义之一,意指世间万物皆为空相,非真实存在,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宇宙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与栖公之间超越世俗的友谊与心灵的共鸣,以及对佛教智慧的深切体悟。

作者介绍

梁元柱
朝代:明

梁元柱(一五八九 — 一六三六),字仲玉,号森琅。顺德人。明熹宗天启二年(一六二二)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拔选陕西道御史。以疏参东厂魏忠贤,忤旨夺官归里。乃构堂于粤秀山麓,颜曰“偶然”。毅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猜你喜欢

题米元厓山水高堂晓起山水入,古色惨淡神灵

望中冥冥云气深,祇恐春衣坐来湿。
江风吹雨百花飞,早晚持竿吾得归。
身在江南图画里,令人却忆米元厓。

(0)

次韵王尹夜泊独柳

霁月中天见绛河,黄流满地漾金波。
荒陂野火兼渔火,短棹吴歌和楚歌。
去雁竟连家信杳,眠鸥未识客愁多。
江南二月花如海,独负归期奈尔何。

(0)

答张约中见问

衰迟久让祖生鞭,寂寞犹存郑老毡。
金马隐来人岂识,木鸡老去我方全。
坐移棠树庭前日,梦到榴花洞里天。
多谢故人劳远问,滥竽博士又三年。

(0)

赣州郁孤台吊辛稼轩作

郁孤台前双玉虹,一杯遥此酹英雄。
风云有恨古人老,天地无情流水东。
精卫飞沉沧海上,鹧鸪啼断晚山中。
清江不管人间事,烟雨年年属钓翁。

(0)

泊龟山(诗中之景,指洪泽屯也)

白波滉漾青天垂,我行但觉官船迟。
微微树短水尽处,惨惨日薄风来时。
椎牛挂席打盐客,射鸭鸣弓踏浪儿。
漫郎头白不称意,沽酒龟山歌《竹枝》。

(0)

题画山水(二首)

云渺渺,水依依。
人家春树暗,僧舍夕阳微。
扁舟一叶来何处,定有诗人放鹤归烟暝起,雨疏来。
溪树阴都合,岩花湿更开。
安得身闲似鸥鸟,尽情飞去复飞回。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