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禅客入高峰》
《送禅客入高峰》全文
宋 / 李处权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

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

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

为语学道人,何须天下走。

夜寒云去尽,横参挂南斗。

我已办青鞋,要闻狮子吼。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ángāofēng
sòng / chùquán

mángmángrénjiānshìzuìchángjiǔ

shānlínzuòjiǔniánmiànguàkǒu

shìzhàngérxuánnéngshǒu

wèixuédàoréntiānxiàzǒu

hányúnjìnhéngcānguànándòu

bànqīngxiéyàowénshīhǒu

注释
茫茫:形容广阔无边。
佛法: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式。
九年:极言时间之长。
面壁:佛教修行中的静坐冥想,面向墙壁。
丈夫儿:指有担当、有勇气的人。
悬崖:比喻人生的困境或挑战。
学道人:修习佛法的人。
天下走:周游天下,寻求真理。
夜寒:寒冷的夜晚。
横参:横斜的参星,指南斗星之一。
青鞋:朴素的鞋子,象征简朴生活。
狮子吼:比喻佛祖的教诲声威宏大。
翻译
在这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佛法最为永恒。
在山林中静坐修行了九年,面对墙壁不说话。
必须要有大丈夫的气概,即使面临绝境也能放手一搏。
我要告诉学道者,不必为了追求名利周游世界。
夜晚寒冷,云雾散去,南斗星高挂天际。
我已经准备好青布鞋,只求听到佛祖的宏大教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禅师修行的景象,展现了禅学中的宁静与坚韧。"茫茫人间世,佛法最长久"表达了对佛法深刻理解和信仰,它超越了尘世纷扰,恒久不变。"山林坐九年,面壁不挂口"则形象地描绘出禅师在深山老林中静坐修行,不与外界交流,专注内心的修炼。

"须是丈夫儿,悬崖能撒手"此句强调了修行者需要具备的勇气和决心,就如同在悬崖峭壁上能从容自若地放手一样。"为语学道人,何须天下走"则表明追求禅学的人,无需四处奔波,只需静心修炼即可。

"夜寒云去尽,横参挂南斗"描绘出深夜的宁静与星辰之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广阔。"我已办青鞋,要闻狮子吼"则是禅师对于修行境界的自信,他已经为远行做好了准备,愿意面对更高层次的挑战和磨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禅学中的宁静、坚韧和追求。

作者介绍

李处权
朝代:宋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猜你喜欢

浮邱社诗上赵縠阳太史宪长·其五

唐宋以前皆有记,由来此地是仙家。

偷閒冉冉循芳径,纵目悠悠感岁华。

漫把真烟磨写字,旋淘丹井汲烹茶。

诗成坐啸无人和,时向池塘数野花。

(0)

雷雨即晴用韵

斜风斜雨洒纤纤,一洗江南九夏炎。

庭院落花红欲暗,莓苔封砌碧相兼。

天空乍觉微雷过,海阔不知新水添。

公暇偶看湖口稻,高低同是有年占。

(0)

迁江道中偕陈尹月下

小队灯笼引客行,丹山碧草染衣轻。

绣裳三度来公子,白马多骄见后生。

一路啸歌风韵雅,千峰光霁月华清。

迁江此夜留篇咏,故事他年或者成。

(0)

立秋前二夕闻歌

近秋风气好,入夜暑微消。

女伴歌声合,娥眉月影娇。

密林时落叶,曲涧远通潮。

光霁渺无极,谁同倚玉箫。

(0)

立春和卢星野方伯韵杂兴·其八

少负豪雄气,先贤谓易过。

贾涕嗟太甚,廉饭恨空多。

通塞谁知命,功名老作魔。

祇今凭法水,一洒永清和。

(0)

区见泉表弟新居寄贺四首·其四

朝旭霞堪摘,澄湾翠欲浮。

百花开绿野,丹树拥清秋。

蚬艇来朝市,渔歌趁晚流。

翛然无一事,此地即瀛洲。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冯云山 高鹗 乐钧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