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日春蚕吐素丝,归来黄麦看金衣。
沙鸥不入鸳鸿侣,依旧沧浪绕钓矶。
去日春蚕吐素丝,归来黄麦看金衣。
沙鸥不入鸳鸿侣,依旧沧浪绕钓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末夏初的田园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对比春日与归来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自在之情。
"去日春蚕吐素丝"中,“春蚕”指的是春天里的蚕宝宝,它们吐出细腻的丝线,这是生机勃勃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绘了初夏时分,生命力旺盛的景象。
“归来黄麦看金衣”则描写了归来的场景,“黄麦”和“金衣”都是对成熟谷物的形容,它们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这里不仅展示了丰收的喜悦,更隐含了诗人内心对于自然规律、生命循环的一种认同与赞美。
"沙鸥不入鸳鸿侣"中的“沙鸥”指的是沙滩上的鸟类,“不入”意味着它们选择了自己的栖息地,不愿意进入其他鸟类的社群。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保持自我本色的情怀。
最后,“依旧沧浪绕钓矶”中,“沧浪”指的是波涛汹涌的水流,“钓矶”则是突兀于水中的岩石。诗人用“依旧”来形容这永恒不变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一种对世事无常而自然永恒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春末夏初田园风光的描绘,以及对自我本色的坚持,展现了诗人超脱俗世、乐在其中的情怀。
灯夕何萧索,朝家恤殣灾。
民心无奈郁,春意有谁开。
明月舒云懒,游人怯漏回。
堪嗤愚太守,独欲上熙台。
旅棹出江湖,漂然迹更孤。
风波数破胆,时事一长吁。
闻说西羌使,犹稽北阙诛。
俗言无上策,且复醉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