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广寒殿,在万岁山上。山在水中,高数十丈。怪石古木,蔚然如天成。殿在山两傍,稍下,复建两亭,正当山半。又有殿萦然竹石间,山下积石为门。门前有桥,桥有石阑如玉。前有石台,上建圆殿,缭以黑粉墙,如太湖石状。台东西皆板桥,桥东接皇城,西接兴圣宫。水光云影,恍惚天上。喜而遂赋二首·其二》
《广寒殿,在万岁山上。山在水中,高数十丈。怪石古木,蔚然如天成。殿在山两傍,稍下,复建两亭,正当山半。又有殿萦然竹石间,山下积石为门。门前有桥,桥有石阑如玉。前有石台,上建圆殿,缭以黑粉墙,如太湖石状。台东西皆板桥,桥东接皇城,西接兴圣宫。水光云影,恍惚天上。喜而遂赋二首·其二》全文
元 / 刘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怪石疏林远艮岑,经营已近百年今。

楼台白日神仙集,雨露青春草木深。

游豫无忘前圣度,登临还忆上皇心。

广推此乐同天下,四海讴歌岁旱霖。

(0)
鉴赏

这首元代刘鹗的诗描绘了一处自然与人工巧妙融合的景致——广寒殿及其周边环境。首句"怪石疏林远艮岑",写出了山石奇特,林木稀疏,山势峻峭的画面。接下来的"经营已近百年今",暗示了此处园林建筑的历史悠久。

"楼台白日神仙集,雨露青春草木深",通过楼台与自然景色的对比,展现出仙境般的氛围,白天如神仙聚会,雨露滋润下的草木生机盎然。诗人不忘前人智慧与仁德,"游豫无忘前圣度,登临还忆上皇心",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对皇家情怀的追忆。

最后两句"广推此乐同天下,四海讴歌岁旱霖",诗人倡导将这份美景与天下共享,希望它能带来福祉,如同甘霖般缓解旱情,带给人们欢乐和希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期盼。

作者介绍
刘鹗

刘鹗
朝代:元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猜你喜欢

题赵子昂瓮牖图二首·其一

穷通由命不由人,结驷来窥瓮牖春。

富贵不淫贫贱乐,山青云白水粼粼。

(0)

寄颜元卿院判二首·其一

户外梅花落峭寒,窗前银烛剪更阑。

贾生只为忧明主,华发萧萧镜里看。

(0)

石湖十二咏·其五越来溪

始由尝胆凿,战槛逐波通。今日凭谁占?

渔家一笛风。

(0)

杂赋五首·其四

高阳社里醉复醒,于今老友俱凋零。

街头酒薄不堪饮,四百青钱沽一瓶。

(0)

吴南伯王子英李元善会于林湖资敬庵各有诗予遂叙和·其一

役役岁将暮,闲暇不易得。

高贤会山阿,恨此云雾隔。

敬亭新归人,金台旧游客。

偕彼东皋翁,于焉话畴昔。

心契金兰交,意探山水迹。

我穷不出门,颇觉天地窄。

君虽倦游归,有志终致泽。

长歌楚狂词,痛哭贾生策。

努力青云衢,毋使头遽白。

(0)

题何子远典史诗卷

风尘十载共飘零,湖海空留漫浪名。

君为奉亲辞薄宦,我因归计识勤耕。

天机衮衮青春去,世事纭纭白发生。

好向溪头理渔艇,绿波烟雨结鸥盟。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