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夕》
《元夕》全文
宋 / 韩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万家灯火彻重闉,通夕熙然本顺民。

谁道升平无可状,请观丰稔及兹辰。

月随游骑何曾动,莲嫁春风不是真。

半病使君心未伏,欲驱歌吹逐香尘。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的繁华景象与人民的欢乐气氛。首句“万家灯火彻重闉”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照亮了整个城市,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接着,“通夕熙然本顺民”则表达了这种欢乐是源于民众的顺遂与满足。

“谁道升平无可状,请观丰稔及兹辰”两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并非虚言,而是通过百姓的丰衣足食、节日的欢庆得以体现。这里“丰稔”指的是丰收,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生活的富足。

“月随游骑何曾动,莲嫁春风不是真”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和春风吹作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游人如织、月光与人群相映成趣的场景。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莲嫁”这一意象与春风联系起来,既展现了节日的浪漫氛围,又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半病使君心未伏,欲驱歌吹逐香尘”两句,通过描述一位“半病使君”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他仍被节日的欢乐气氛所感染,想要跟随歌舞声追逐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气。这不仅体现了元宵节的吸引力,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以及人民在节日中展现的喜悦与满足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颂扬。

作者介绍
韩琦

韩琦
朝代:宋   字:稚圭   籍贯:相州安阳(今属河南)   生辰:1008—1075年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
猜你喜欢

张卜山捐俸重修桐君祠

先生远有烟霞趣,镌玉捐金隐者祠。

瑶草久荒云一片,碧桐仍见凤双枝。

芙蓉日静文书暇,杖履春来啸咏迟。

他日幽期何处好,寒松花发鹤归时。

(0)

九曲樵歌十首·其三

三曲天开罨画屏,松风吹鬓不胜情。

山城石甃无苍藓,绝爱铿然放杖声。

(0)

咏十器·其五鱼魫屏

何人遗公鱼魫屏,定须东海鲙长鲸。

不应虚室自生白,正与幽人相对清。

素色晓涵银汉冷,寒光夜照玉蟾明。

平生未识豪家客,金雀徒闻后世名。

(0)

若邪溪

一川暝色锁烟萝,萧洒禅关偈独过。

檐卜香中诗梦远,芭蕉叶上雨声多。

九重阙下心犹恋,二十年前事总讹。

画舫兰桡待明发,若邪溪水夜增波。

(0)

赋杜氏秋晚红梅用友人韵

君不见绿珠吹笛意态閒,画楼百尺垂阑干。

红妆千年不复识,今日忽见春风村。

又不见景阳丽华唱璧月,酡腮半露钿花繁。

酒酣妙舞未肯散,一笑婉娩宫井寒。

馀妍尚可眩一世,绿空化尽难为完。

坐令前身白玉质,施朱作艳娇能言。

颇疑守宫点臂痕不灭,又疑如意伤颊血未乾。

凄风澹月疏竹外,幽香著客能返魂。

同根霜雪魁百卉,未有早秀争秋兰。

煌煌庭院生晓色,一树变作扶桑暾。

我欲呼坡仙,叩门共醉诗清温。

我欲唤东野,长安一日走马看。

向来酒禁今已释,莫遣顷刻无罍尊。

(0)

丁都护

丁都护,郎骑白马今何处?

丁都护,郎骨今归还是否?

妾心痛似杞梁妻,梦杀夫雠梦无路。

采石江,云阳渡,斜阳江上山无数。

后人不识都护谁,时唱此歌渡江去。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萧纲 吴藻 陈邦彦 李流芳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