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灯火彻重闉,通夕熙然本顺民。
谁道升平无可状,请观丰稔及兹辰。
月随游骑何曾动,莲嫁春风不是真。
半病使君心未伏,欲驱歌吹逐香尘。
万家灯火彻重闉,通夕熙然本顺民。
谁道升平无可状,请观丰稔及兹辰。
月随游骑何曾动,莲嫁春风不是真。
半病使君心未伏,欲驱歌吹逐香尘。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元宵节的繁华景象与人民的欢乐气氛。首句“万家灯火彻重闉”描绘了元宵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照亮了整个城市,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接着,“通夕熙然本顺民”则表达了这种欢乐是源于民众的顺遂与满足。
“谁道升平无可状,请观丰稔及兹辰”两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强调了国家的繁荣稳定并非虚言,而是通过百姓的丰衣足食、节日的欢庆得以体现。这里“丰稔”指的是丰收,象征着国家的富强与人民生活的富足。
“月随游骑何曾动,莲嫁春风不是真”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月亮和春风吹作动词,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游人如织、月光与人群相映成趣的场景。同时,诗人巧妙地将“莲嫁”这一意象与春风联系起来,既展现了节日的浪漫氛围,又暗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半病使君心未伏,欲驱歌吹逐香尘”两句,通过描述一位“半病使君”的心理活动,表现了即使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他仍被节日的欢乐气氛所感染,想要跟随歌舞声追逐那弥漫在空气中的香气。这不仅体现了元宵节的吸引力,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以及人民在节日中展现的喜悦与满足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颂扬。
君不见绿珠吹笛意态閒,画楼百尺垂阑干。
红妆千年不复识,今日忽见春风村。
又不见景阳丽华唱璧月,酡腮半露钿花繁。
酒酣妙舞未肯散,一笑婉娩宫井寒。
馀妍尚可眩一世,绿空化尽难为完。
坐令前身白玉质,施朱作艳娇能言。
颇疑守宫点臂痕不灭,又疑如意伤颊血未乾。
凄风澹月疏竹外,幽香著客能返魂。
同根霜雪魁百卉,未有早秀争秋兰。
煌煌庭院生晓色,一树变作扶桑暾。
我欲呼坡仙,叩门共醉诗清温。
我欲唤东野,长安一日走马看。
向来酒禁今已释,莫遣顷刻无罍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