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霜降百草,候虫寒自吟。
不知抱何恨,唧唧无停音。
歘尔惊客梦,悽然感离心。
羁臣肠欲断,岂事雍门琴。
白霜降百草,候虫寒自吟。
不知抱何恨,唧唧无停音。
歘尔惊客梦,悽然感离心。
羁臣肠欲断,岂事雍门琴。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霜降百草,寒气逼人,候虫在凄冷中独自吟唱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秋虫的哀鸣,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寂静与悲凉,更借以抒发了内心的离愁别绪和羁旅之苦。
“白霜降百草”,开篇即点明季节,霜白而浓,覆盖着大地,暗示了秋季的寒冷与肃杀。“候虫寒自吟”,候虫在寒风中发出凄厉的叫声,这声音仿佛是自然界对秋日的哀叹,也触动了诗人的敏感心灵。“不知抱何恨,唧唧无停音”,诗人对秋虫的叫声产生了好奇,它究竟在诉说着什么哀怨?然而,这声音却如泣如诉,没有片刻的停歇,似乎在表达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或思念。
“歘尔惊客梦,悽然感离心”,秋虫的叫声突然惊醒了诗人的梦境,同时也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离愁别绪。羁旅之人,远离家乡,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听到这样的声音,更是让这份情感愈发强烈。“羁臣肠欲断,岂事雍门琴”,诗人感叹自己就像被囚禁的臣子,心肠几乎要被这种孤独和思念所撕裂,又怎能弹奏出雍门琴那般悠扬的旋律来排解心中的愁苦呢?
整首诗通过秋虫的哀鸣,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凄清之美,又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展现出宋诗中常见的借物抒情的艺术手法。
众蛙强饮角雄雌,怒腮鼓腹入清池。
池面不减一涓滴,千众蹒跚醉淋漓。
学宫老儒课童子,长头短项叫相随。
蒲根荇底互嘲笑,我吻犹燥汝不支。
白龙鱼服过而语,汝辈虽饮奚以为。
众蛙曹怒呼其侣,波心跳掷如熊罴。
前驱大腹后丁尾,鼓角虽雄剑戟疲。
白龙一呷池水渴,诸蛙骇愕号且驰。
聚族隐姓人污泥,羞教东海见涔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