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杜氏秋晚红梅用友人韵》
《赋杜氏秋晚红梅用友人韵》全文
元 / 刘诜   形式: 古风

君不见绿珠吹笛意态閒,画楼百尺垂阑干。

红妆千年不复识,今日忽见春风村。

又不见景阳丽华唱璧月,酡腮半露钿花繁。

酒酣妙舞未肯散,一笑婉娩宫井寒。

馀妍尚可眩一世,绿空化尽难为完。

坐令前身白玉质,施朱作艳娇能言。

颇疑守宫点臂痕不灭,又疑如意伤颊血未乾。

凄风澹月疏竹外,幽香著客能返魂。

同根霜雪魁百卉,未有早秀争秋兰。

煌煌庭院生晓色,一树变作扶桑暾。

我欲呼坡仙,叩门共醉诗清温。

我欲唤东野,长安一日走马看。

向来酒禁今已释,莫遣顷刻无罍尊。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刘诜的《赋杜氏秋晚红梅用友人韵》以红梅为题,描绘了秋日傍晚红梅独放的景象,充满了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意味。

首句“君不见绿珠吹笛意态闲”,以绿珠吹笛的悠闲自在,引出对红梅独立秋风中的宁静与从容的赞美。接着“画楼百尺垂阑干”、“红妆千年不复识”等句,通过对比古今,强调红梅虽历经千年,其风采依旧,如同美人永葆青春,展现出红梅的永恒魅力。

“又不见景阳丽华唱璧月”至“幽香著客能返魂”几句,运用典故和想象,将红梅比作古代佳人,其美妙的舞姿和醉人的香气,仿佛能唤醒沉睡的灵魂,赋予人以生命的力量。这里不仅描绘了红梅的美丽,更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同根霜雪魁百卉,未有早秀争秋兰”一句,以红梅与霜雪并立,与其他花卉相比较,突出了红梅在严冬中绽放的独特之处,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煌煌庭院生晓色,一树变作扶桑暾”描绘了清晨庭院中红梅初绽的景象,如同太阳初升,充满生机与希望。最后,“我欲呼坡仙,叩门共醉诗清温。我欲唤东野,长安一日走马看”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欣赏美景,分享创作的喜悦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积极追求,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刘诜
朝代:元   字:桂翁   号:桂隐   籍贯:吉安庐陵   生辰:1268—1350

(1268—1350)吉安庐陵人,字桂翁,号桂隐。性颖悟,幼失父。年十二,能文章。成年后以师道自居,教学有法。江南行御史台屡以遗逸荐,皆不报。为文根柢《六经》,躏跞诸子百家,融液今古,四方求文者日至于门。卒私谥文敏。有《桂隐集》。 
猜你喜欢

简茅津渡梁巡检二首·其二

曾向吴山训子衿,岂期贫病苦相侵。

一身卒岁无衣褐,十口逢灾罄橐金。

载酒久无来问字,绝弦今已少知音。

贤侯与我虽非旧,倾盖相知意更深。

(0)

望云思亲图

白云天际闲舒卷,却似摇摇行子心。

云气有时还变灭,子心无日不登临。

高林度过含疏雨,远岫飞回落晚阴。

不羡梁公为令子,但存忠孝古犹今。

(0)

别汴城诸友

三载王门老曳裾,文章鄙俚世情疏。

病多傍肆常求药,视短停灯久废书。

报主壮心空磊落,向人别意谩踌躇。

他年相忆知何处,泪洒黄河溯汴渠。

(0)

奉教咏白象

驯象安南产雪毛,浮洋北贡压神鳌。

行襄御辇随仙仗,入卫皇宫听舜韶。

皓彩想从银渚浴,穹形端似玉山高。

适来王会图中见,势比驺虞意更豪。

(0)

閒居二首·其二

风雨连朝不出门,晚来步屧看溪痕。

不知笋过邻家去,篱落新添竹几根。

(0)

次韵濂溪先生题罗天岩诗

咫尺仙岩不可寻,甘棠何处閟清阴。

洞门只在烟萝里,无路攀缘枉费心。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