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曲天开罨画屏,松风吹鬓不胜情。
山城石甃无苍藓,绝爱铿然放杖声。
三曲天开罨画屏,松风吹鬓不胜情。
山城石甃无苍藓,绝爱铿然放杖声。
这首元代诗人曹文晦的《九曲樵歌十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以“三曲天开罨画屏”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观比作精美的画卷,展现出九曲溪畔的壮丽景色。接着,“松风吹鬓不胜情”一句,通过松风拂过诗人鬓发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情感和陶醉之情。
后两句“山城石甃无苍藓,绝爱铿然放杖声”,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山城的石砌墙垣上没有长满苍苔,这不仅是一种对环境清新的描述,也暗示着这里的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与维护。而“绝爱铿然放杖声”则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由感,仿佛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一次杖声都显得格外响亮而悦耳,成为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象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同时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德人昔游居寝处,一草一木可敬之。
涪翁初释僰道縳,枉道过我临水湄。
梵宫三托吉祥卧,悠悠东泛长淮涯。
牵丝姑孰席未暖,鬼瞰高明俄解龟。
鹦鹉洲前弄晴泚,祠宫寄食长江西。
黄绢碑中发奇祸,播迁瘴海如湘累。
天生斯人意有在,世或不用将何疑。
巫阳下招化黄鹄,不遣啄腐随家鸡。
前年岁晏到萧寺,开眼适见邹松滋。
涪翁故时得此客,今已改色嗟流离。
大招泪湿缘坡竹,神观凛凛疑来归。
今年森木挂秋暑,鹧鸪钩辀向我啼。
重来野僧零落尽,坏帐鼠齧非当时。
过眉拄杖为小立,将暝西山含夕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