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古既多沮,从俗宁可安。
吾冠方委尘,政尔不必弹。
群醉敢独醒,孤芳若为园。
秋风况无情,最解吹朱颜。
慕古既多沮,从俗宁可安。
吾冠方委尘,政尔不必弹。
群醉敢独醒,孤芳若为园。
秋风况无情,最解吹朱颜。
这首元代诗人李存的《杂诗三首(其三)》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理想的向往与现实妥协之间的矛盾心态。首句“慕古既多沮”揭示了他对古代贤人逸士的敬仰,但同时也感到沮丧,因为这些理想难以在现实中实现。次句“从俗宁可安”则暗示了他意识到随波逐流或许能带来暂时的安稳,但他内心并不甘心。
“吾冠方委尘”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冠冕上的灰尘,象征着他的志向和抱负被世俗所尘封,不再被人重视。“政尔不必弹”表达了对他人不理解或忽视自己高尚情操的无奈,他认为即使被忽视,也不必过分在意别人的指责。
“群醉敢独醒”以对比的方式,表明诗人清醒地看待周围沉醉于世俗的人们,他选择保持自我,即使在众人皆醉的状态下,他依然坚守自己的立场。“孤芳若为园”比喻自己如同孤芳自赏的花朵,即使身处荒园,也坚持自我价值。
最后两句“秋风况无情,最解吹朱颜”以秋风喻指世事变迁和时光流逝,无情地吹落红颜,暗示诗人对岁月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以及对个人价值可能被遗忘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境遇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沉思考,以及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价值的决心。
分干自岱宗,冈峦雄且秀。
历城作南屏,洪荒判早就。
偶来恣揽结,望远欣所遘。
驻辇傍云关,步屧跻萝岫。
初无五丁斧,石佛谁所镂。
拈花或龈笑,悲物或眉皱。
其下有空洞,淙淙出乳窦。
精室筑左侧,琴书芳润漱。
两树丁香花,芳菲绿阴茂。
开窗纳烟霞,俯槛睇锦绣。
泰麓巢云处,延赏既已富。
探奇复得此,坐久消清昼。
因悟境无穷,骋怀难尽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