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江江上思悠悠,若上扁舟双泪流。
去国身飘天外叶,还家梦断海边秋。
山从鸟影当空度,云傍猿声入夜愁。
远道六千过桂岭,穷荒垂死岂堪投。
粤江江上思悠悠,若上扁舟双泪流。
去国身飘天外叶,还家梦断海边秋。
山从鸟影当空度,云傍猿声入夜愁。
远道六千过桂岭,穷荒垂死岂堪投。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赵迪所作的《别舍弟宗一》。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弟弟分别时的哀伤之情,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孤独感。
首联“粤江江上思悠悠,若上扁舟双泪流。”开篇即以粤江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思绪,仿佛在想象自己乘舟离去时,泪水不禁滑落,形象地描绘出离别的痛苦。
颔联“去国身飘天外叶,还家梦断海边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离开国家,如同飘零的落叶,无根无依;而回家的梦在海边的秋风中破碎,暗示了归乡之路的遥不可及和梦想的破灭。
颈联“山从鸟影当空度,云傍猿声入夜愁。”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山间鸟影掠过,云随猿声入夜,这些意象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动态美,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尾联“远道六千过桂岭,穷荒垂死岂堪投。”点明了离别之远,六千里的路程,穿越桂岭,意味着与弟弟的分离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看法,身处穷荒之地,生命似乎即将走到尽头,这样的境遇让人难以承受。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分别时的深情与哀愁,以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