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甲错夏物,怀青莫如蟳。
苏公今张华,何微不知音。
入手巨螯健,斫雪隽莫禁。
宛然如玠辈,曾是秉玉心。
蟹因龟蒙杰,酒与毕郎深。
二者不可律,食之当酌斟。
鳞甲错夏物,怀青莫如蟳。
苏公今张华,何微不知音。
入手巨螯健,斫雪隽莫禁。
宛然如玠辈,曾是秉玉心。
蟹因龟蒙杰,酒与毕郎深。
二者不可律,食之当酌斟。
这首诗名为《富次律送蟳》,作者是宋代诗人高似孙。诗中通过对蟳(一种海鲜)的描绘,表达了对美食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将蟳比作夏日中的珍贵之物,其甲壳错落有致,如同青色宝石般令人向往。他以苏东坡和张华的典故,暗示蟳的品质高洁,犹如古代贤士,有着高尚的品格。
诗人赞美蟳的大螯强劲有力,如同斩雪的利器,让人难以抗拒。他还将其比喻为玠玉般的君子,内心纯洁无暇。接着,他提到蟹与龟的联想,寓意蟳的卓越不凡,以及酒与毕郎的深情厚谊,暗示享用这样的美食需要慎重对待,如同品味美酒一般,要适可而止。
整首诗语言优美,借物抒怀,既展示了对美食的热爱,也寓含了对友谊的尊重,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情趣。
中岁厌乖隔,此行几挽裾。
故交还去子,老境孰知予。
雪屋传觞处,春波解缆初。
相过每仓卒,欲留重踟蹰。
身健宜加饭,官閒剩著书。
它年赤车召,留眼看相如。
大汤陈元方,小汤许文休。
向来京江岸,政作汝颍游。
一随简书去,寒江自湍流。
我瞻天际鸿,渠叹波上鸥。
之子虽近交,襟怀亦林丘。
缅惟两玉人,非子孰可俦。
高标互晖映,妙语相应酬。
鼎立照茅茨,何日能此不。
句曲向荆溪,迁徙非所忧。
得客三士间,衰年更何求。
漕河千里流,十日可往返。
风帆昼夜至,子独音问罕。
平生锥画沙,落纸龙蛇满。
不应孟公豪,直作叔夜懒。
岂云附炎热,正恐厌衰散。
交游半鬼箓,老病仅馀喘。
久为后辈玩,智与发俱短。
徵书子勿怪,炙手借馀暖。
向时苏季子,坚操石可转。
迩来亦效颦,烦子更推挽。
并将百篇诗,慰此昏病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