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阳以解形,四大何足靳。
指穷於为薪,火传不知尽。
真阳以解形,四大何足靳。
指穷於为薪,火传不知尽。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的《玄洲十咏寄张贞居(其八)火浣坛》中的一句。诗人通过对"真阳"和"四大"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理念。"真阳以解形"可能指的是通过精神的力量来超脱形体的束缚,"四大何足靳"则强调世间万物的基础元素(地、水、火、风)在更高层次上并不值得过于执着。"指穷於为薪,火传不知尽"运用了薪火相传的比喻,暗示知识或智慧的传承不会因为个体的消亡而终止,表达了对永恒不息的精神传承的赞美。
整体来看,这句诗寓含深意,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观的哲理探索,以及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为子当尽孝,事君当尽忠。
凡人不知此,斯与犬豕同。
臣子固贞亮,君父或颛蒙。
乃知守忠孝,亦系于遭逢。
比干忠以戮,申生孝而终。
忠戮得称仁,孝终宜曰恭。
古今每如此,片言安可穷。
炳然垂竹帛,于以开盲聋。
所遭虽若彼,力行诚在躬。
于焉二本立,足为百行宗。
忠孝苟纯至,闻望当昭融。
此理亘万世,来者能无从。
晨登江上楼,周览竟遐目。
江天渺无际,清致如可匊。
初日明远峰,微烟消广麓。
平波净如镜,群象印寒渌。
浦溆集帆樯,长空来鹳鹜。
凉风天末起,散入檐前竹。
旷然适野情,谁能念幽独。
手把离骚经,閒倚阑干读。
灵均邈千载,遗音谅难续。
沧浪在何处,思以濯吾足。
田家翁媪颇自适,翁解耕耘妇能织。
官中租赋无稽违,所养牛羊亦蕃息。
岁时力作不徒劳,桑柘满园禾黍高。
皆因勤俭百事足,老身不复愁逋逃。
儿女长成毕婚嫁,祇在东邻与西舍。
瓮头时复有新篘,亲戚团栾乐情话。
神前祭赛宜礼腴,家中衣饭随精粗。
县吏下乡鸡犬尽,但愿官府无追呼。
山房夜坐无众喧,隐几而卧方澹然。
忽梦有人来我前,从容为我挥五弦。
琴声一一皆清圆,如听广乐于钧天。
曲终倏尔升云軿,亦有笙鹤相后先。
未知重会在何年,临风别恨空绵绵。
觉来竟亦何有焉,唯闻漏鼓声咽咽。
因识死生同寤寐,荣枯得失皆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