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凄凉夕,双星聚会辰。
塞高疑汉近,鹊翥俨桥陈。
何必层楼结,依然檐鼓新。
不知月露下,秋思动何人。
万古凄凉夕,双星聚会辰。
塞高疑汉近,鹊翥俨桥陈。
何必层楼结,依然檐鼓新。
不知月露下,秋思动何人。
此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浪漫与哀愁。开篇“万古凄凉夕,双星聚会辰”以“万古”二字强调时间之久远,“凄凉夕”与“聚会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悲喜交加之情。接着“塞高疑汉近,鹊翥俨桥陈”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银河比作高山,鹊桥比作飞翔的喜鹊,形象地描绘了牛郎织女跨越银河相会的场景,同时也暗含了人间与天界距离的遥远。
“何必层楼结,依然檐鼓新”一句,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思考,无论是高楼还是檐下的鼓声,都是人们庆祝七夕的方式,但真正的意义在于内心的期盼与团聚。最后“不知月露下,秋思动何人”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月光与露水之下,秋意渐浓,引发人们对爱情、离别与思念的深深感慨,触动了无数人心中的柔软之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七夕节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诗人对传统节日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洛川老人年九十,须眉如画身玉立。
锦袍金带方乌巾,手挽强弓无决拾。
八月平原秋气高,闻有狡兽依蓬蒿。
清晨上马薄暮返,累骑毛血悬鞬櫜。
身是前朝将家子,生逢太平百无事。
都将英气化高年,何物小儿堪指使。
太守上言朝有恩,束帛养牛兼上尊。
洛川老人过百岁,击壤为歌传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