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会心》
《会心》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不是非心佛,还疑有漏仙。

朝闻驰鼓起,夜候定钟眠。

浴少衣偏垢,游多袜易穿。

祗将毋不敬,推倒野狐禅。

(0)
翻译
并非只有心向佛法的人,还怀疑有修行漏失的仙人。
早晨听到击鼓声就起身修行,夜晚等待定时的钟声入眠。
洗浴次数少衣服反而更脏,外出游玩频繁袜子容易破洞。
只因心中始终敬畏,摒弃那些似是而非的佛法见解。
注释
非心佛:不是只有心向佛法。
漏仙:修行中可能存在的偏差或不足。
驰鼓:击鼓声,指寺庙的晨钟暮鼓提醒修行。
定钟:定时的钟声,象征规律的作息。
垢:污垢,这里形容衣服因长时间未洗而脏。
易穿:容易磨损,形容袜子破旧。
毋不敬:无时不刻保持敬畏之心。
野狐禅:比喻表面看似佛法实则偏离正道的见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会心》,以日常修行生活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禅宗的理解和修行态度。首句“不是非心佛”表达出诗人对佛教中“非心即佛”的理解,认为心中无分别之心,即是佛性。接下来的“还疑有漏仙”则暗示诗人虽有所领悟,但仍存疑虑,追求更高的境界。

“朝闻驰鼓起,夜候定钟眠”描绘了诗人清晨听到寺庙的晨钟声而起身,夜晚则静待晚钟敲响后入睡,这种作息规律体现了他对禅修生活的坚守。诗人通过“浴少衣偏垢,游多袜易穿”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与不易,即使生活简单,也坚持自我洁净。

最后两句“祗将毋不敬,推倒野狐禅”,表达了诗人对待佛法的态度,他只专注于诚敬之心,而非追求表面的禅宗技巧或外在形式,强调内在的虔诚和对佛法真谛的深入理解,从而超越了表面的禅宗故事(野狐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刻见解。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赋得桂子月中落

古来灵隐标奇胜,鹫岭龙宫相掩映。

静夜千峰散绿烟,清秋万顷开冰镜。

云外飘飖若雨珠,广寒迸出青珊瑚。

淋漓露气垂金粟,缥缈天香坠玉壶。

初疑仙杵投灵药,忽似昙花零碧落。

衔实何方集远鸡,绕枝几度惊飞鹊。

银阙琼楼不可攀,长留膏馥在人间。

传神独有延清句,不用淮南赋小山。

(0)

赠王东崖先生二首·其二

峨峨陵上松,下有千岁苓。

采之欲相赠,为君延修龄。

道远不可致,物薄谁为珍。

临风空伫立,叹息此微诚。

(0)

春日寓怀

东方虽大隐,终是汉庭臣。

如何敢恣肆,嘲哂万乘尊。

武帝本爱才,宠赐亦殊伦。

百金买少妇,终岁辄易人。

侍从匪孤远,讽说恒见亲。

当时非不遇,傲兀竟何因。

我今六尺躯,头白久沉沦。

始图佐明时,一官终为贫。

比肩侏儒笑,争食鸡鹜嗔。

放身鹿豕场,终胜金马门。

若非速谢去,孤意何由申。

(0)

采莲童曲

扣拽使两桨,采莲一时归。

傍有双鸳鸯,随我东南飞。

(0)

江上行

白日江上没,江云满沧洲。

鸥鸟各随群,烟波何悠悠。

还将不系心,送君千里舟。

相思不相见,极目令人愁。

(0)

江南谣

日落晚天碧,潮来江水浑。

渔灯枫叶下,不觉到柴门。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