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非心佛,还疑有漏仙。
朝闻驰鼓起,夜候定钟眠。
浴少衣偏垢,游多袜易穿。
祗将毋不敬,推倒野狐禅。
不是非心佛,还疑有漏仙。
朝闻驰鼓起,夜候定钟眠。
浴少衣偏垢,游多袜易穿。
祗将毋不敬,推倒野狐禅。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会心》,以日常修行生活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禅宗的理解和修行态度。首句“不是非心佛”表达出诗人对佛教中“非心即佛”的理解,认为心中无分别之心,即是佛性。接下来的“还疑有漏仙”则暗示诗人虽有所领悟,但仍存疑虑,追求更高的境界。
“朝闻驰鼓起,夜候定钟眠”描绘了诗人清晨听到寺庙的晨钟声而起身,夜晚则静待晚钟敲响后入睡,这种作息规律体现了他对禅修生活的坚守。诗人通过“浴少衣偏垢,游多袜易穿”两句,形象地描述了修行生活的简朴与不易,即使生活简单,也坚持自我洁净。
最后两句“祗将毋不敬,推倒野狐禅”,表达了诗人对待佛法的态度,他只专注于诚敬之心,而非追求表面的禅宗技巧或外在形式,强调内在的虔诚和对佛法真谛的深入理解,从而超越了表面的禅宗故事(野狐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独特体验和深刻见解。
古来灵隐标奇胜,鹫岭龙宫相掩映。
静夜千峰散绿烟,清秋万顷开冰镜。
云外飘飖若雨珠,广寒迸出青珊瑚。
淋漓露气垂金粟,缥缈天香坠玉壶。
初疑仙杵投灵药,忽似昙花零碧落。
衔实何方集远鸡,绕枝几度惊飞鹊。
银阙琼楼不可攀,长留膏馥在人间。
传神独有延清句,不用淮南赋小山。
东方虽大隐,终是汉庭臣。
如何敢恣肆,嘲哂万乘尊。
武帝本爱才,宠赐亦殊伦。
百金买少妇,终岁辄易人。
侍从匪孤远,讽说恒见亲。
当时非不遇,傲兀竟何因。
我今六尺躯,头白久沉沦。
始图佐明时,一官终为贫。
比肩侏儒笑,争食鸡鹜嗔。
放身鹿豕场,终胜金马门。
若非速谢去,孤意何由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