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烟匝地残蟾起,高空夜云齐敛。
青女斗婵娟,散瑶花如糁。著衣明冉冉。
只吟鬓、怕教频点。更惜东篱,菊丛憔悴,旧香全减。
拢马过溪桥,空濛里、回首一番消黯。
冷蕊不依枝,逐西风轻飐。莫嫌姿太澹。
好秋色、尽伊烘染。看霞外、几树丹枫,比茜桃还艳。
玉烟匝地残蟾起,高空夜云齐敛。
青女斗婵娟,散瑶花如糁。著衣明冉冉。
只吟鬓、怕教频点。更惜东篱,菊丛憔悴,旧香全减。
拢马过溪桥,空濛里、回首一番消黯。
冷蕊不依枝,逐西风轻飐。莫嫌姿太澹。
好秋色、尽伊烘染。看霞外、几树丹枫,比茜桃还艳。
这首《徵招·霜花》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霜花在寒冷冬夜中的美丽景象。诗中运用细腻的笔触,将霜花的形态、色彩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动地展现出来。
首句“玉烟匝地残蟾起”,以“玉烟”形容霜花在月光下的晶莹剔透,而“残蟾”则暗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寒意。接着,“高空夜云齐敛”描绘了夜空中云朵聚集后逐渐散去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氛围。
“青女斗婵娟,散瑶花如糁”两句,通过“青女”这一神话人物,形象地描述了霜花如同瑶池之花般散落人间,如同细碎的米粒一般,既展现了霜花的美丽,也暗示了其短暂易逝的特点。
“著衣明冉冉”一句,写出了霜花在衣物上的显现,仿佛是晨光初照时的温暖与明亮。接下来,“只吟鬓、怕教频点”则表达了对霜花的喜爱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了一丝淡淡的哀愁,因为霜花的美丽总是伴随着短暂的存在。
“更惜东篱,菊丛憔悴,旧香全减”几句,将霜花与菊花联系起来,通过对比,突出了霜花的清新脱俗与菊花的凋零,进一步强调了霜花的珍贵与美好。
“拢马过溪桥,空濛里、回首一番消黯”描绘了行人在霜花覆盖的溪桥上走过,回望时只见一片朦胧与黯淡,表达了对霜花美景的留恋与不舍。
最后,“冷蕊不依枝,逐西风轻飐”写出了霜花在西风中轻轻摇曳的情景,虽然花朵冷艳,但依然坚韧地绽放着。“莫嫌姿太澹”一句,是对霜花简约而不失高雅之美的肯定。“好秋色、尽伊烘染”则表达了霜花为秋天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看霞外、几树丹枫,比茜桃还艳”将霜花与红枫、茜桃相比较,赞美霜花的美丽与独特。
整首诗通过对霜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化,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而美好的深刻思考。
诸豪雄誇剑芒铦,毛锥敛避收馀尖。
椟间黯黮渴铜雀,案上爬沙枯玉蟾。
学堂山人有遗裔,笔力大可千人兼。
掉头不肯书柿叶,酒酣起舞怒奋髯。
十年归坐溪口屋,傲视冠冕犹髡钳。
草玄草圣聊戏耳,如医识药信手拈。
迩来直笔到三国,去取法度何森严。
眼中青白世矜异,皮里阳秋谁顾瞻。
更怜中书今且老,鸡毛苇管争出奁。
悬知入手便狞劣,那复助子穷幽潜。
我持妙颖急送似,标题珍重存华签。
势如执法贵心正,俗病要以此语砭。
挥扫定见龙蛇走,紬绎何惮岁月淹。
须知笔意似人意,柔顺未必非凶憸。
《维心方刊正三国史某以精笔遗之蒙饷大篇为谢气格浑然三复感叹漫依元韵奉和芜陋增愧》【宋·沈与求】诸豪雄誇剑芒铦,毛锥敛避收馀尖。椟间黯黮渴铜雀,案上爬沙枯玉蟾。学堂山人有遗裔,笔力大可千人兼。掉头不肯书柿叶,酒酣起舞怒奋髯。十年归坐溪口屋,傲视冠冕犹髡钳。草玄草圣聊戏耳,如医识药信手拈。迩来直笔到三国,去取法度何森严。眼中青白世矜异,皮里阳秋谁顾瞻。更怜中书今且老,鸡毛苇管争出奁。悬知入手便狞劣,那复助子穷幽潜。我持妙颖急送似,标题珍重存华签。势如执法贵心正,俗病要以此语砭。挥扫定见龙蛇走,紬绎何惮岁月淹。须知笔意似人意,柔顺未必非凶憸。
https://shici.929r.com/shici/q7jVi7cM.html
上谒军门宜杖策,谁为兵家分主客。
猛将翻乘下濑船,幽人退整登山屐。
山泉闻似百花潭,山曲盘回十里岩。
丘壑夔龙人太息,那将捷径比终南。
吾邦旧事论三癖,佳处还堪记游历。
深讥表饵误朝廷,急赞烝尝安庙室。
避地来居水绕村,凫鹥哺子竹生孙。
苜蓿堆盘从野食,人爱当年二千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