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其一》
《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其一》全文
宋 / 沈与求   形式: 古风

上谒军门宜杖策,谁为兵家分主客。

猛将翻乘下濑船,幽人退整登山屐。

山泉闻似百花潭,山曲盘回十里岩。

丘壑夔龙人太息,那将捷径比终南。

吾邦旧事论三癖,佳处还堪记游历。

深讥表饵误朝廷,急赞烝尝安庙室。

避地来居水绕村,凫鹥哺子竹生孙。

苜蓿堆盘从野食,人爱当年二千石。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沈与求所作,名为《葛鲁卿再和复用前韵奉酬(其一)》。全诗以对仗工整、意境深远著称,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

首联“上谒军门宜杖策,谁为兵家分主客”开篇即以“上谒”、“军门”、“杖策”等词描绘出一种肃穆而庄重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于军事、政治的深刻思考。接着,“谁为兵家分主客”一句则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引人深思。

颔联“猛将翻乘下濑船,幽人退整登山屐”对比了勇猛将领与隐士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前者追求功名利禄,后者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通过“下濑船”与“登山屐”的形象描绘,生动展现了两种生活方式的鲜明对比。

颈联“山泉闻似百花潭,山曲盘回十里岩”描绘了一幅山间清泉潺潺、曲径通幽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尾联“丘壑夔龙人太息,那将捷径比终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丘壑、夔龙象征着复杂多变的生活环境,而“太息”则表达了对人生不易的感慨。最后一句“那将捷径比终南”则强调了诗人对于坚守正道、不走捷径的坚持,将终南山作为理想中的归宿,寓意深远。

最后两联“吾邦旧事论三癖,佳处还堪记游历”、“避地来居水绕村,凫鹥哺子竹生孙”、“苜蓿堆盘从野食,人爱当年二千石”则进一步展开对社会、人生的探讨。诗人通过回忆家乡的风俗习惯,赞美了淳朴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以“苜蓿堆盘从野食”描绘了简朴而真实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也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通过对不同生活状态的对比与反思,诗人传达了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沈与求

沈与求
朝代:宋

沈与求(1086—1137),宋代大臣。字必先,号龟溪,湖州德清(今属浙江)人。政和五年进士。历官明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吏部尚书兼权翰林学士兼侍读,荆湖南路安抚使、镇江知府兼两浙西路安抚使、吏部尚书、参知政事、明州知府、知枢密院事。著有《龟溪集》。
猜你喜欢

清平乐.次前韵

东皋晚望。尽了溪山状。一似龙湫浮雁荡。

人在营丘画上。中间小小吾庵。君来共此奇探。

啼鸟一声飞去,落花点破层岚。

(0)

鹧鸪天

柳映清溪漾玉流。火榴开罢芰荷秋。

一声鱼笛烟波上,宜著蓑翁泛小舟。

红蓼岸,白蘋洲。闲鸥闲鹭更优游。

斜阳影里山偏好,独倚兰阑懒下楼。

(0)

遣兴四首·其三

老来百病出,坐卧不能安。

稍得春风暖,寻忧夜雨寒。

中原人倥偬,南国步艰难。

薇省分权重,匡时自选官。

(0)

重过戴氏居三首·其三

琴书满屋壁,不下晋家声。

湖海怀高义,交游阅古情。

宰瓜缘暮景,看竹喜新晴。

更约清高友,山林结隐名。

(0)

沽亭道中二首·其二

方离三柳树,又出下沽亭。

客路从兹去,人情转不宁。

关河孤雁没,齐鲁众山青。

处处黄河道,吾将补水经。

(0)

山中杂兴二十首·其一

去城悬九里,夹地出双溪。

傍水编茅屋,移花近药畦。

长年无客到,终日有猿啼。

利路何须问,閒身尽可栖。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