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蕉心老苦难开。春作剪刀催。
油罗衫影,冰消裙影,荡漾拂帘来。
猩红花蕊层层卷,愁拘束、待轻雷。
最怕秋声,冷含风雨,且莫折苞胎。
水蕉心老苦难开。春作剪刀催。
油罗衫影,冰消裙影,荡漾拂帘来。
猩红花蕊层层卷,愁拘束、待轻雷。
最怕秋声,冷含风雨,且莫折苞胎。
这首《少年游·芭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以芭蕉为题材,描绘了芭蕉生长与季节变换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其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情感寓意。
首句“水蕉心老苦难开”,以“水蕉”这一形象,暗示芭蕉在水中生长,而“心老苦难开”则表达了芭蕉内心的成熟与开放的不易,预示着接下来的季节变化将带来生机与希望。
“春作剪刀催”,春天的到来如同一把剪刀,剪开了冬日的沉寂,催促着万物复苏,包括芭蕉的生长。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天以生命,生动地展现了季节更替的力量。
“油罗衫影,冰消裙影,荡漾拂帘来”,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油罗衫影和冰消裙影,象征着冰雪融化,春意盎然。芭蕉的影子在春风中轻轻拂过帘幕,既描绘了动态之美,也暗示了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猩红花蕊层层卷,愁拘束、待轻雷”,猩红色的花蕊层层卷起,仿佛是芭蕉内心的情感在春天的催促下逐渐释放。然而,“愁拘束”一词,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可能是在期待春雷的轻响,以打破束缚,释放生命力。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芭蕉在春天中的复杂情感。
“最怕秋声,冷含风雨,且莫折苞胎”,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秋天的恐惧,担心秋风秋雨会破坏芭蕉的生长。同时,也表达了对芭蕉苞胎的保护,希望它能在适当的时机绽放,展现出生命的美丽。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成长过程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芭蕉生长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四季更替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其中蕴含的生命力与情感变化。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立部伎,鼓笛喧。
舞双剑,跳七丸。
袅巨索,掉长竿。
太常部伎有等级,堂上者坐堂下立。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
笙歌一声众侧耳,鼓笛万曲无人听。
立部贱,坐部贵,坐部退为立部伎,击鼓吹笙和杂戏。
立部又退何所任,始就乐悬操雅音。
雅音替坏一至此,长令尔辈调宫徵。
圆丘后土郊祀时,言将此乐感神祇。
欲望凤来百兽舞,何异北辕将适楚。
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
捕蝗捕蝗谁家子,天热日长饥欲死。
兴元兵后伤阴阳,和气蛊蠹化为蝗。
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
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
河南长吏言忧农,课人昼夜捕蝗虫。
是时粟斗钱三百,蝗虫之价与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饥人重劳费。
一虫虽死百虫来,岂将人力定天灾。
我闻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驱蝗蝗出境。
又闻贞观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庆兆民赖,是岁虽蝗不为害。
胡旋女,胡旋女。
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波沉西日红奫沦。
往年因旱池枯竭,龟尾曳涂鱼喣沫。
诏开八水注恩波,千介万鳞同日活。
今来净绿水照天,游鱼鱍鱍莲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鸳鸯铺翅眠。
动植飞沉皆遂性,皇泽如春无不被。
渔者仍丰网罟资,贫人久获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无租鱼无税,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独何人,吾闻率土皆王民,远民何疏近何亲。
愿推此惠及天下,无远无近同欣欣。
吴兴山中罢榷茗,鄱阳坑里休封银。
天涯地角无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百炼镜,镕范非常规,日辰处所灵且祇。
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
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
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吏手自封。
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人人呼为天子镜,我有一言闻太宗。
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
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
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
右为梁,桂为柱,何人堂室李开府。
碧砌红轩色未干,去年身殁今移主。
高其墙,大其门,谁家第宅卢将军。
素泥朱版光未灭,今日官收别赐人。
开府之堂将军宅,造未成时头已白。
逆旅重居逆旅中,心是主人身是客。
更有愚夫念身后,心虽甚长计非久。
穷奢极丽越规模,付子传孙令保守。
莫教门外过客闻,抚掌回头笑杀君。
君不见马家宅,尚犹存,宅门题作奉诚园。
君不见魏家宅,属他人,诏赎赐还五代孙。
俭存奢失今在目,安用高墙围大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