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香露下真珠,谁望银河意不输。
侍婢皆思代乌鹊,男儿争得似黄姑。
月中针孔真穿未,云里机丝定卷无。
安得丹青掞天手,年年兹夕绘新图。
九天香露下真珠,谁望银河意不输。
侍婢皆思代乌鹊,男儿争得似黄姑。
月中针孔真穿未,云里机丝定卷无。
安得丹青掞天手,年年兹夕绘新图。
此诗描绘了七夕佳节的浪漫与深情。首句“九天香露下真珠”,以香露喻繁星,形象地展现了星空的璀璨,仿佛九重天上的珍珠洒落人间,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接着,“谁望银河意不输”一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条横跨天际的银河,表达了对银河的仰望之情,同时也暗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
“侍婢皆思代乌鹊,男儿争得似黄姑。”这两句通过侍女和男子的想象,进一步渲染了七夕之夜的浪漫气氛。侍女们或许在想象中代替乌鹊搭桥,让牛郎织女得以相会;而男人们则渴望自己能像黄姑一样,拥有跨越银河的勇气与决心。这种情感的细腻描绘,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美好愿望的追求。
“月中针孔真穿未,云里机丝定卷无。”这两句运用比喻,将月中的针孔与云里的机丝比作牛郎织女相会的桥梁,表达了对两人能否真正相聚的疑问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距离的感慨。
最后,“安得丹青掞天手,年年兹夕绘新图。”诗人表达了对能够描绘出每年七夕新景象的丹青高手的渴望,既是对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的期待,也是对美好爱情永恒不变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
塞翁少小垄上锄,塞翁老来能捕鱼。
宋家昔日塞翁行,屯田校尉功不如。
西山瀛海接千里,长城又见开长渠。
要将一水限南北,笑杀当年刘六符。
天教陂泽养雁鹜,留与金人赋《子虚》。
我来乡国览风土,髣髴挝鼓笛呜呜。
胸中云梦忽已失,酒酣怀古皆平芜。
昔年阻水群盗居,塞翁子孙杀欲无。
至今遗老向人泣,前宋监边无远图。
服药功亦奇,藉以益五脏。
阅世五十三,颇觉元气壮。
须发白数茎,黝者固无恙。
先医神圣流,遗言岂我诳。
精神苟内守,血脉自和畅。
厚本塞病源,邪沴不敢向。
吾儒传大方,又出医家上。
集义体自充,寡欲心不放。
慎言节饮食,砭针戒流荡。
达则民瘼苏,穷亦身粹盎。
道德永昭垂,后天不凋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