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
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
月自斜窗梦自惊,衷肠中有万愁生。
清猿处处三声尽,碧落悠悠一水横。
平子定情词丽绝,诗人匪石誓分明。
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的意境。首句“月自斜窗梦自惊”表达了夜晚在斜倚的窗前,心中所怀念的人如同梦中惊醒一般,让人不由得生出无限思愁。这份愁绪,如同“衷肠中有万愁生”,深植于心底难以磨灭。诗中的意象是月光下斜窗前的独处,梦醒后情感的复杂和痛苦。
其次,“清猿处处三声尽”描绘了山林间清幽的环境,猿鸣声渐渐远去,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孤寂与哀伤。紧接着“碧落悠悠一水横”,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一片碧绿的湖面上水流潺潺,给人以静谧之感。
诗中“平子定情词丽绝”及“诗人匪石誓分明”两句,可能是在赞美某位诗人的才华和情操,或许是自诩其诗作充满了对远方所托的深情与坚决。这里的“平子”可能指代诗人或心之所向,而“匪石”则象征着坚定不移。
末句“会须携手乘鸾去,箫史楼台在玉京”,充满了仙境般的幻想色彩。“携手乘鸾去”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共同飞升的愿望,而“箫史楼台在玉京”则是对仙界之美好的一种描绘,透露出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湖山多胜概,南岩云气深。
我友此岩居,栽松已成阴。
俯濯岩下流,仰奏岩中琴。
焚香阅真诰,击节和鸣禽。
悬知神虑淡,岂受名迹侵。
余生未闻道,岁晚遇知音。
欲叩达生旨,豁此烦促襟。
春江浩难渡,空尔梦中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