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水闽山,问何事、偏钟吾子。
要识苍天为斯世,付君材美。
壮志平生应不负,明时有主方如此。
忍徘徊、故里恋衡茅,怀桑梓。古冀域,今残矣。
全晋地,民劳止。正倚人整顿,解悬思治。
六郡籍兵边未静,四郊多垒臣当耻。
岂商量、富贵效时情,相哓诡。
晋水闽山,问何事、偏钟吾子。
要识苍天为斯世,付君材美。
壮志平生应不负,明时有主方如此。
忍徘徊、故里恋衡茅,怀桑梓。古冀域,今残矣。
全晋地,民劳止。正倚人整顿,解悬思治。
六郡籍兵边未静,四郊多垒臣当耻。
岂商量、富贵效时情,相哓诡。
这首《满江红》是明代诗人王慎中为黄东石辞官回乡后,勉励他再次出仕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以及对黄东石才能与抱负的肯定。
“晋水闽山”,开篇即以晋、闽两地的山水象征黄东石的出身与根基,暗示其深厚的地域情感。“问何事、偏钟吾子”,则表达了对黄东石独特才华与命运的疑问与赞叹,似乎在说上天为何独钟情于此人。
“要识苍天为斯世,付君材美”,进一步强调了黄东石的才能与使命,认为上天赋予他才能,是为了在这个时代有所作为。“壮志平生应不负,明时有主方如此”,表达了对黄东石平生壮志的期待,希望他在明君的引导下,不负韶华,实现自己的理想。
“忍徘徊、故里恋衡茅,怀桑梓”,则是对黄东石犹豫不决、留恋故乡的情感描绘,既有对家乡的眷恋,也有对国家大事的忧虑。“古冀域,今残矣。全晋地,民劳止”,指出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人民生活困苦,呼唤黄东石挺身而出,承担起拯救国家、改善民生的责任。
“正倚人整顿,解悬思治”,表明黄东石被寄予厚望,期待他能够整顿国家,解决危机,实现治理。“六郡籍兵边未静,四郊多垒臣当耻”,强调边疆不安定,国家四面受敌,身为臣子应当感到羞愧,呼吁黄东石积极应对,保家卫国。“岂商量、富贵效时情,相哓诡”,最后表达了对黄东石不应计较个人得失,而应以国家利益为重,顺应时势,做出正确决策的期望。
整首词情感饱满,既展现了对黄东石个人才能的赞赏,也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作品。
与君一为别,晷度逝不停。
奄忽二十载,亲串日以零。
短者已物化,存者非壮龄。
况复异乡县,散处如晨星。
但言长相思,岂意今合并。
颜鬓各已改,不易惟兹情。
孤鸿号朔风,黄鸟声嘤嘤。
飞鸟恋俦匹,况乃称友生。
朝露未晞夜霜零,众芳凋歇鶗鴂鸣。
逝者如斯不复停,人生百年命忽倾。
为君秉烛纵游行,三星在户参差明。
腾觚飞爵何纵横,垂罗映縠耀珠缨。
众中不言怀隐情,色授神驰流目成。
士女杂坐交和歌,河转参横奈夜何。
迟日出郊圻,悠然尘事稀。
野阴堪结盖,沟水欲流衣。
侠客探丸返,佳人抱瑟归。
喧喧四邻夕,徙倚向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