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四千仞,缘回八百盘。
藤萝孤寺合,苔藓一碑残。
风急龙髯断,云深鹤睡寒。
兹山可招隐,吾亦挂吾冠。
屹立四千仞,缘回八百盘。
藤萝孤寺合,苔藓一碑残。
风急龙髯断,云深鹤睡寒。
兹山可招隐,吾亦挂吾冠。
这首诗描绘了黄山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禅意。首句“屹立四千仞,缘回八百盘”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黄山的高峻与蜿蜒曲折的山路,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攀登时的艰难与壮志。接着,“藤萝孤寺合,苔藓一碑残”两句,通过藤萝缠绕的古寺和斑驳的石碑,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静谧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
“风急龙髯断,云深鹤睡寒”则进一步渲染了黄山的自然之美,狂风中似乎连龙的胡须都被吹断,云雾深处,白鹤在寒冷中沉睡,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表现出大自然的雄奇与神秘。最后,“兹山可招隐,吾亦挂吾冠”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厌倦,希望能在这样的山水之间找到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山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