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多胜概,南岩云气深。
我友此岩居,栽松已成阴。
俯濯岩下流,仰奏岩中琴。
焚香阅真诰,击节和鸣禽。
悬知神虑淡,岂受名迹侵。
余生未闻道,岁晚遇知音。
欲叩达生旨,豁此烦促襟。
春江浩难渡,空尔梦中寻。
湖山多胜概,南岩云气深。
我友此岩居,栽松已成阴。
俯濯岩下流,仰奏岩中琴。
焚香阅真诰,击节和鸣禽。
悬知神虑淡,岂受名迹侵。
余生未闻道,岁晚遇知音。
欲叩达生旨,豁此烦促襟。
春江浩难渡,空尔梦中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隐士生活画卷。诗人以“湖山多胜概,南岩云气深”开篇,点明了环境的清幽与神秘,为读者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我友此岩居,栽松已成阴”,不仅展现了友人选择在岩石间隐居的生活方式,更通过“栽松成阴”这一细节,暗示了友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
“俯濯岩下流,仰奏岩中琴”,生动地描绘了友人在自然中洗涤心灵、弹奏心曲的情景,体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得以净化的状态。“焚香阅真诰,击节和鸣禽”,进一步展示了友人修身养性、与自然界的和谐共鸣,以及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悬知神虑淡,岂受名迹侵”,表达了友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淡泊,不受世俗名利所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解脱。“余生未闻道,岁晚遇知音”,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向往与敬佩,以及在晚年遇到知音的感慨。
最后,“欲叩达生旨,豁此烦促襟”,表达了诗人希望深入理解友人生活的意义,以此来摆脱内心的烦恼与束缚,寻求心灵的解放。“春江浩难渡,空尔梦中寻”,以春江浩渺难以渡过,比喻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向往只能停留在梦境之中,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境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遗憾与感慨。
炎歊一月诗久废,忽惊山水堕我前。
一湾瑶环绿宛转,两叶娥黛青连娟。
青来绿绕各自媚,使我当暑神翛然。
云是仲德隐君之楼居,乃在螺女江上城东偏。
南阳使君喜此卷,银钩玉唾相新鲜。
我闻李愿盘谷、王维辋川,伊人胸中潇洒自岩壑,所以山水有意为人妍。
我友李景阳,邀我题诗篇。
好山好水人更好,想是三神岛屿巢神仙。
我游金焦望远海,一别九仙今十年。
白蘋鹭下动明月,碧萝猿挂啼苍烟。
更待凉风荡馀热,即下嵩江觅钓船。
人言农家苦,我言农家乐。
春田雨如膏,呼儿具钱鏄。
牛疲卧树根,气喘啮枯箨。
老妻饷午炊,随分饱藜藿。
秋高谷登场,万宝光错落。
回头念躬耕,此计良不恶。
呜呼仕途岂似归田好,骨肉睽离不相保。
半生郁郁利名愁,一夜白发惊霜草。
宦游安得比两翁,山肴村酿肩相从。
手持鼗鼓声鼕鼕,何异击壤歌尧风。
崇安学官性嗜酒,返关兀坐无酒友。
只使独醒看画图,隔林幽鸟闻提壶。
苍峰倚重霄,万古色不改。
神龙去已远,踪迹隐然在。
石面常出泉,土脉本通海。
宝坊起楼閤,气清地爽恺。
佳菊金葳蕤,古木青晻霭。
攀磴行复坐,瑶草鲜可采。
宾朋觞咏间,气味似兰茝。
谈笑有雅趣,岩壑被光彩。
嘉会有几何,不醉复何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