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黯黯若为情,独向青山彻夜鸣。
故苑几回芳草没,锦江依旧暮潮生。
烟消深树藏难定,花落残红怅未平。
莫道空斋高卧稳,分明听得一声声。
春归黯黯若为情,独向青山彻夜鸣。
故苑几回芳草没,锦江依旧暮潮生。
烟消深树藏难定,花落残红怅未平。
莫道空斋高卧稳,分明听得一声声。
这首《子规》由明代诗人释古易所作,描绘了子规鸟在春日里哀鸣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的融合。
首句“春归黯黯若为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归来时的黯淡氛围,暗示着一种难以言说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哀愁的基调。接着,“独向青山彻夜鸣”一句,将子规鸟的哀鸣与青山相连,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悠长的意境,子规鸟的叫声似乎穿透了夜色,回荡在山间,引人深思。
“故苑几回芳草没,锦江依旧暮潮生”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故园的芳草已多次枯荣,而锦江的潮水却依然在傍晚时分涌动,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美好事物不变的向往。
“烟消深树藏难定,花落残红怅未平”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烟雾散去后,深树中的子规鸟难以捉摸,仿佛其哀鸣也随风飘散;花落之后,残红满地,令人感到一种无法平复的惆怅。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最后,“莫道空斋高卧稳,分明听得一声声”以反问的形式收尾,强调了即使身处宁静之中,也无法逃避外界的哀鸣与内心的波动。这不仅是对子规鸟叫声的回应,也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表达了即使在看似平静的生活背后,内心深处仍存有无法忽视的忧伤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子规鸟哀鸣的描绘,以及与自然景象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情感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少敦诗书好,长嗜山水娱。
一朝谢簪组,而来居菰芦。
青山当我户,流水绕我庐。
窗中达四野,喜无垣壁拘。
桃柳植长堤,菱荷被广渠。
徒侣有渔父,比邻惟田夫。
虚堂白日静,恍若游黄虞。
兀兀日趺坐,欣欣时读书。
会兹动静理,常得性情舒。
恓然以卒岁,去此将焉如。
五月下潞河,轻帆渡淮水。
如何莼鲈思,不待秋风起。
劝君一杯酒,聊以永今夕。
明日见云停,天涯望行迹。
折柳听啼莺,莺声坐来歇。
酒罢惨无欢,孤舟向天末。
君来何太迟,君归何太早。
祇恐再见君,容易各衰老。
相如惯消渴,常此乞閒身。
好携金掌露,归醉玉山春。
解骖日已暮,归舟夜半昏。
舟中闻吴语,疑是到阊门。
岂不欲留君,留君君不住。
翻羡樯上乌,日得逐君去。
君真无挂碍,我自愧尘俗。
誓将结芒鞋,从君踏盘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