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途在舍若为酬,莫把先师一例求。
雄雄宇宙如王者,未免半边无髑髅。
在途在舍若为酬,莫把先师一例求。
雄雄宇宙如王者,未免半边无髑髅。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释清远的《颂古六十二首》之五十二,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与宇宙的关系。
首句“在途在舍若为酬”,以旅途与居所的对比,引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在旅途中,我们追求的是什么?在居所中,我们又得到了什么?这句诗似乎在问,我们在不同生活状态中的付出与回报是什么?
接着,“莫把先师一例求”则强调了对传统的态度。它提醒我们,不应将所有先贤或传统视为同一标准去追求,每个人和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性,需要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应对。
“雄雄宇宙如王者”一句,将宇宙比作王者,形象地描绘了宇宙的宏大与威严,暗示着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同时,这里的“王者”也暗含了权力与控制的意味,引发人们对自然法则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最后,“未免半边无髑髅”则以一种超脱而又略带悲凉的语气,表达了对生命脆弱性和不完美性的认识。髑髅,即骷髅,象征生命的终结。这句话意味着,在宇宙的广阔与生命的短暂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避免的矛盾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比喻和反问,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传统与现实关系的独到见解。它不仅富有哲理,也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探索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金神整霜仗,昨日从西回。
谓当有爽气,吹荡沧溟开。谁知祝融军,执热䟃?来。
六龙驻长安,无风动浮埃。
窗筠气烜赩,庭鹤羽摧颓。
向晚蚊声号,轰轰渐成雷。
径思去尘嚣,登临千丈台。
披襟迎清飔,俯听惊鸿哀。
仆羸不能驾,我马亦虺隤。
闭关吟愁云,履迹乱苍苔。
炎凉自交战,我辈能忘怀。
常时洲岛隔波澜,故觅君山直上看。
罨画园林春减色,水晶宫阙昼添寒。
州城斜引群峰小,湖面平吞数泽宽。
坐久西风响乔木,扁舟思到武陵滩。
却从江汉望匡庐,湓口风波日愈疏。
满瓮尚留桑落酒,登盘今有武昌鱼。
斜阳柳色明埼岸,纤月波光湿太虚。
鹦鹉洲前吊豪士,重将词赋为君书。
御史连章乞此行,制书优遣副专城。
京都岂乏翱翔处,忠义先期去就明。
祖帐杯槃留晚色,关山草木动秋声。
西州莫作经年计,早晚君王召贾生。
汉节西南出,征鞍万里赊。
清朝早扬历,远使更光华。
山壮蚕丛国,云深杜宇家。
暂宣宽大诏,恩信及天涯。